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化学   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高温氧化处理不同时间的金属载体箔片上涂覆MgAl2O4/Al2O3过渡涂层,利用TG-DSC,XRD,SEM,BET和超声振动等分析测试技术,对载体和涂层的微观结构与表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950 ℃下高温氧化5 h,箔片表面生成板状Al2O3晶须,有利于增强涂层与箔片的附着力.在载体表面涂覆一层MgAl2O4/Al2O3过渡涂层,有助于提高活性组分与金属载体的结合力,可以获得高结合强度的涂层结构,促使活性元素高度分散.  相似文献   
2.
离子掺杂效应对二氧化锆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及比表面测试,研究了La3+, Ce4+, Ti4+掺杂离子对亚稳态t-ZrO2晶相转变及对t-ZrO2比表面积的影响.最后发现掺杂离子能有效的提高亚稳态t-ZrO2的热稳定性能.其中La3+和Ce4+能有效的推迟亚稳态t-ZrO2的晶相转变温度.并发现离子掺杂效应对二氧化锆热稳定性作用大小排列顺序为 La3+>Ce4+>Ti4+.  相似文献   
3.
铈掺杂对Co_3O_4/微孔-介孔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微孔-介孔分子筛,并以Ce掺杂改性后制备了Co3O4/Ce-微孔-介孔分子筛催化剂,考察了Ce掺杂微孔-介孔分子筛催化剂对苯催化完全氧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BET,XRD,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e的加入有利于提高MSZ-B催化剂的催化活性。XRD分析显示Ce的加入不会阻塞Co3O4在微孔-介孔分子筛孔道内的分布;TPR分析表明:Ce的加入提高了MSZ-B催化剂的可还原性能,催化剂的可还原性能是影响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另外,介孔的存在不利于Ce改性Co3O4/ZSM-5微孔分子筛催化剂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铈锆固溶体对摩托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种铈锆粉CLZ,CHZ及CZA进行了XRD,BET表征,考察了CLZ,CHZ及CZA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CLZ能形成单一稳定的晶相结构,CHZ高温老化后分相,CZA不能形成稳定的晶相结构;BET结果表明,CLZ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LZ具有较好的热老化性能。实车测试结果表明,CLZ制备的催化剂能满足国Ⅲ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5.
提出问题过一点作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得相交弦,使这一点恰好是这条弦的中点,这样的弦可能有,也可能不存在.是否存在与点的相对位置有关,不同的位置,就有不同结果,本文介绍点所在的区域与中点弦的存在的关系有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 YBa2Cu3 O7 -δ (YBCO) 台阶边沿型约瑟夫森结( 台阶结) 的高温超导量子干涉器(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简称 SQUID) 在微弱磁场测量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制 备 YBCO 台 阶 结 及SQUID 的常用单晶衬底包括 LaAlO3 (LAO) 、SrTiO3 (STO) 及 MgO 等. (La0 .3 ,Sr0 .7 ) (Al0 .65 ,Ta0 .35 )O3 (LSAT) 没有孪晶现象、 与 YBCO 的晶格失配度很小(仅为0.4% ) , 有潜力成为制备 YBCO 台阶结及相应的高温超导 SQUID器件的新的衬底选择. 本文首次探索研究了 LSAT 衬底上 YBCO 台阶结型射频超导量子干涉器(rf SQUID) 的制备和表征. 采用氩离子束刻蚀技术在 LSAT(100) 衬底上制备角度约为46°的台阶,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衬底上生长 YBCO 超导薄膜, 然后利用传统紫外光刻技术制备出高温超导rf SQUID 器件. 在温度为77 K 时, 器件测试观察到幅度较大的电压-磁通特性曲线, 且在部分器件的特性曲线中观察到接近方波的非传统波形, 表明器件工作于噪声较低的色散模式下. 频率1 kHz 时器件的磁通噪声约为20 μΦ0/Hz1/2 , 与文献中报道的 LAO、STO 衬底上台阶结型SQUID 器件的典型结果相当. 本工作展示了利用 LSAT 衬底制备低噪声台阶结型rf SQUID 器件的可行性, 并为进一步研制该衬底上更高性能的高温超导SQUID 器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