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物理学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入射能量E_l=70.0 MeV的~(12)C ~(112)Sn和~(12)C ~(124)Sn两个反应。使用△E-E半导体探测器,测量了两反应中出射的α、Li、Be、B各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α粒子的角分布可以通过假定存在三种机制的α组份得到定性的解释。Li、Be、B的角分布为擦边角成峰,无前角成峰组份。实验结果给出,~(12)C ~(112)Sn反应比~(12)C ~(124)Sn反应出射α粒子的截面大,而出射Li、Be、B等粒子的截面小,表明靶核中子数,对出射粒子的几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了入射能量El=70.0MeV的12C+112Sn和12C+124Sn两个反应. 使用ΔE-E半导体探测器, 测量了两反应中出射的α、Li、Be、B各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 α粒子的角分布可以通过假定存在三种机制的α组份得到定性的解释. Li、Be、B的角分布为擦边角成峰, 无前角成峰组份.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入射离子能量为64和67MeV时,12C+197Au反应中出射的α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以及能量为71.5MeV时该反应中出射的α、Be和B等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给出了6Li粒子的产额和使用α-α粒子符合技术,在相对于东流方向成90°处测得的反应中出射的8Be分裂开的α粒子的能谱和产额。反应中出射的各种粒子的最可几能量,随着入射离子能量的降低而降低,角分布都是大约在擦边角附近出现峰值,当入射离子能量从71.5MeV降到64MeV时,其峰位大约从80°移到120°,显示出转移反应的特征。我们对实验结果作了一些简要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用71.5MeV的~(12)C重离子轰打~(159)Tb、Ag和~(89)Y靶,测出了发射α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以及发射氘和质子的一些角分布。所测到的α颗子能谱为钟罩形连续谱,其最可几能量接近于库仑位垒。对于~(159)Tb靶和Ag靶,α粒子角分布在近于或小于擦边角处成峰;而对~(89)Y靶,从最小测量角(40°)开始,微分截面随角度增加单调下降。α粒子发射截面均远远大于统计级联蒸发截面值。发射质子与氘的角分布,均随角度增加呈指数下降趋势,它表现出前平衡发射的特征。为了解释α粒子角分布中的各向异性部分,提出了强阻尼粘合转动的概念,它是以不完全熔合反应模型作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5.
用α-γ符合测量方法,对72MeV的~(12)C离子轰击近球形靶~(124)Sn的(~(12)C,α×n)和(~(12)C,~8Be×n)反应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与前方角20°—50°发射的α粒子相关联的余核级联γ的平均γ多重性〈M_γ〉,据此推算出~(124)Sn核俘获~8Be和α反应的最可几初始轨道角动量分别是35.5((?))和39((?)),与全熔合临界角动量l_(cr)=34.4((?))之比近似等于1,甚至稍大于1.实验支持了大质量转移是发生在高角动量区的周边反应的观点,而与近期出现的初始l布局有赖于靶核形变程度及球形靶核系统的大质量转移是中心碰撞的论点相背悖.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入射能量为69和56MeV时对P、D、T、3He和α五种轻粒子产物所测得的角分布、Ec.mc.m平面双微分截面等高图及在速度表象中的洛仑兹不变截面等高图. 用有两个粒子发射源的运动源模型计算可较成功地拟合质子能谱, 所提取快速度和温度与已发现的系统化规律值相符. 将α、3He和D等组合粒子的测量能谱与结合模型(Coalescence model)的计算进行了比较, 这些产物的非平衡组分可满意地被结合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用71.5MeV的12C重离子轰打159Tb、Ag和89Y靶, 测出了发射α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 以及发射氘和质子的一些角分布. 所测到的α颗子能谱为钟罩形连续谱, 其最可几能量接近于库仑位垒. 对于159Tb靶和Ag靶, α粒子角分布在近于擦边角处成峰; 而对89Y靶, 从最小测量角(40°)开始, 微分截面随角度增加单调下降. α粒子发射截面均远远大于统计级联蒸发截面值. 发射质子与氘的角分布, 均随角度增加呈指数下降趋势, 它表现出前平衡发射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入射能量为69和56MeV时对P、D、T、~3He和α五种轻粒子产物所测得的角分布、E_(c·m)-θ_(c·m)平面双微分截面等高图及在速度表象中的洛仑兹不变截面等高图。用有两个粒子发射源的运动源模型计算可较成功地拟合质子能谱,所提取的快速源的速度和温度与已发现的系统化规律值相符。将α、~3He和D等组合粒子的测量能谱与结合模型(Coalescence model)的计算进行了比较,这些产物的非平衡组分可满意地被结合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9.
用α-γ符合测量方法, 对72MeV的12C离子轰击近球形靶124Sn的(12C,α×n)和(12C,8Be×n)反应进行了研究. 测定了与前方角20°—50°发射的α粒子相关联的余核级联γ的平均γ多重性γ>, 据此推算出124Sn核俘获8Be和α反应的最可几初始轨道角动量分别是35.5(h)和39(h), 与全熔合临界角动量lcr=34.4(h)之比近似等于1, 甚至稍大于1. 实验支持了大质量转移是发生在高角动量区的周边反应的观点, 而与近期出现的初始l布局有赖于靶核形变程度及球形靶核系统的大质量转移是中心碰撞的论点相背悖.  相似文献   
10.
实验研究了El=36.5MeV至69.4MeV八个入射能量下的12C轰击64Ni引起的核反应. 使用ΔE-E半导体探测器, 测量了反应中出射的α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 角分布随着入射能量的升高由擦边角成峰变成为前角成峰, 中间呈现过渡形态. 入射能量较低时, 截面随入射能量的升高而增加的速率较慢, 能量较高时增加的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