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4篇
物理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半导体荧光量子点因其独特的一元激发/多元发射、耐光漂白、发射波长可调等光学性质在细胞生物学研究、生物化学传感、药物筛选及示踪、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述了量子点的基本特性,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基于量子点的荧光特性及其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分子信标、荧光原位杂交等分析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些新技术,以及基于QDs的阳极溶出伏安法和电化学发光在多组分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就该研究领域现存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拙见.  相似文献   
2.
The title compound, N-(benzimidazol-2-ylmethyl)-5-chlorosalicylideneim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n, with a = 8.3765(2), b = 18.1398(4), c = 9.4764(3)А, β= 112.141(2)°, V= 1333.74(6)А^3, Mr = 285.73, Z = 4, Dc = 1.423 g/cm^3, F(000) = 592,/z = 0.285 mm^-1, the final R = 0.0538 and wR = 0.1456 for 1917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σ-(I).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the title compound by DNA with Stern-Volmer constant of 2.8×104 M^-1 indicates that it binds to double-stranded DNA in a partial intercalation mode.  相似文献   
3.
基于CdTe量子点测定烟酸诺氟沙星的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宏  王云云  宋尔群 《化学学报》2011,69(17):2039-2046
以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QDs)为荧光探针, 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烟酸诺氟沙星对CdTe QDs荧光的猝灭作用. 发现在磷酸缓冲液中(PBS, pH 7.40, 0.10 mol/L), 其猝灭作用最强, 随后对其猝灭机理进行了讨论.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荧光猝灭法检测烟酸诺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90 μg/mL, 线性方程为DF=26.6206c-20.8273 (μg/mL), 相关系数r为0.997, 检测限(3S/N)为2.50×10-2 μg/mL. 应用此法检测兽药雏乐宝、烟酸氟哌酸和强效氟哌酸中烟酸诺氟沙星的含量, 百分标示量在93.0%~104.0%范围内变化, 相对标准偏差(RSD)≤4.2%|与常用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相比, 该法具有准确度高、灵敏度高且检测范围宽等优势, 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熔融石英毛细管为免疫分析载体材料,以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为模型蛋白,将AFP捕获抗体固定于毛细管,AFP和AFP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体分别注入毛细管进行孵育,形成双抗体夹心结构.注入化学发光底物液后,HRP催化底物液发光,产生的光信号通过成像仪转化为图片.对图片进行灰度值分析,建立了血清甲胎蛋白的定量免疫分析检测法.当捕获抗体稀释倍数为100,酶标抗体稀释倍数为200,化学发光曝光时间为20 s时,本方法可在3.1~ 50 ng/mL浓度范围实现甲胎蛋白测定,检出限为2.7 ng/mL.对20例人血清临床实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令人满意,加标回收率在96.0%~106.7%之间.本方法样本消耗少、材料简单、检测成本低、不依赖大型仪器、适用性广,具有较好的临床检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爆炸恐怖事件预防和打击领域内的大范围开放空间下制爆运爆可疑人员衣物表面沾染爆炸物粉末检测问题,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爆炸物粉末表面沾染遥测方法。研制了一套近红外成像光谱数据采集系统,采集了多种爆炸物粉末和沾染基底的近红外反射光谱,制备了多个爆炸物粉末表面沾染样本。针对表面沾染检测应用中爆炸物粉末与沾染基底近红外反射特征混叠问题,利用近红外光谱数据处理技术构建近红外光谱解混校正模型,去除了沾染基底信号对爆炸物粉末目标识别的干扰。针对遥测应用中光源照射不均匀问题造成的干扰(如强光反射造成的光谱信号饱和,光线遮挡造成阴影引起的信号微弱,引起光谱反射率测量异常问题),对目标校正得分图进行有效过滤避免误识别问题。此外,针对背景噪声较大时出现光谱预处理过度造成的误识别问题,利用目标原始光谱反射率均值和得分图综合判别加以校正解决。通过实验验证,提出的方法成功解决了表面沾染特征混叠问题、去除了遥测中光照及其他噪声因素的干扰影响,避免了误分类,在典型背景材质棉麻、化纤布料基底上成功识别分类AP(高氯酸铵)、CL-20(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NQ(硝基胍)、RDX(黑索金)、TATB(三氨基三硝基苯)、硝娣(工业炸药)、烟花爆竹等爆炸物粉末单质及混合物,验证了系统及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首次在实验室环境下实现了爆炸物粉末表面沾染遥测成像报警,有效距离可达数十米,具备一定应用价值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