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2篇
物理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物理教学的核心是概念、规律的教学;引导学生建立概念、掌握规律不仅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物理教学的难点.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形成教学难点的因素众多,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生活经验与物理事实相悖,克服思维定势纠正认识成了教学难点;二是有些概念比较抽象难懂,如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力求通俗易懂成了教学难点;三是教材某些地方编写"生硬",知识链脱节等等.那么,针对教学内容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呢?本文结合实例,谈自己的点滴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2.
以习题教学为例,从要解决的物理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启迪思维、自主探索、总结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DRIFTS)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研究了苯并[a]蒽(B[a]A)在TiO2颗粒气固界面的光化学反应过程. 结果表明, 在氙灯照射下, 苯并[a]蒽在TiO2颗粒气固界面发生光催化反应, 表面羟基和表面氧参与了光催化反应, 主要产物为苯并[a]蒽-7,12-二醌, 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苯并[a]蒽在TiO2颗粒表面的光化学反应机理模型. 在模拟太阳光(22 mW·cm-2)照射下, 苯并[a]蒽在TiO2颗粒表面的光降解过程符合指数衰减方程, 半衰期为6.8 min.  相似文献   
4.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氧化(PCO)过程反应动力学多数符合L-H模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L-H模型基础上提出的改进的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除流速、污染物的初始浓度外,光强度、相对湿度、反应器系数、对流传质系数、电子-空穴对的结合速率以及中间产物等因素对PCO反应同样起不可忽略的作用;分析了通过反应动力学模型判断光催化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方法;总结了适用于L-H模型的实验条件如反应器类型、催化剂、光源、污染物类型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