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研究了30keV N+注入E.coli诱发的辐射超敏感效应/增强的辐射性(HRS/IRR)及该效应诱发时E.coli细胞内抗氧化物酶(SOD和CAT)的诱导表达,探讨了细胞内抗氧化物酶的诱导与HRS/IRR诱发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HRS诱发剂量范围内(0—5×1014N+/cm2),E.coli细胞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酶活基本维持在10Us/mg的较低水平,过氧化氢敏(CAT)酶活也都低于8Us/mg;IRR诱发的剂量范围内(5×1014—10×1014N+/cm2),SOD和CAT活性升高并分别达到了58Us/mg和26Uc/mg的最高水平。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低能离子注入E.coli HRS/IRR的诱发与细胞内抗氧化物酶的诱导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发酵不同阶段鸟苷发酵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鸟苷发酵不同阶段发酵液紫外吸收光谱会呈现相应的特征光谱。发酵前期除了275nm处的波峰外,在249nm又出现了一个新峰,并且随着发酵时间增加新峰逐渐升高成为主峰;发酵中期275nm处的波峰逐渐减弱并最后消失;发酵后期249nm处的波峰成为发酵液的特征波峰,并随时间的增加逐渐上升;发酵末期的显著特征为发酵液λmax的吸光值基本不变。鸟苷发酵不同阶段发酵液特征光谱研究为人们认识鸟苷发酵的动态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和途径,对于鸟苷发酵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弹性蛋白酶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分析比较了发酵液吸收光谱的变化与细菌生长以及发酵产酶过程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弹性蛋白酶发酵液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与菌体生长以及弹性蛋白产酶过程存在密切联系.紫外吸收光谱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发酵液中有机氮源消耗以及弹性蛋白酶的产生等动态变化,研究为检测弹性蛋白酶发酵的动态过程提供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为建立紫外光谱技术在线检测发酵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MG1655(野生型), LE392(recA-)和DH5α(recA-)3株E.coliK12菌株为材料, 研究了30 keV N+离子注入E.coli K12时HRS/IRR效应的诱发情况及recA 基因在其诱发中的作用。 结果显示: 小于10×1014ions/cm2低剂量离子注入大肠杆菌可诱发HRS/IRR效应; 30 keV N+离子注入MG1655, LE392菌株都可诱发HRS/IRR效应, 而在DH5α菌株中无法诱导 IRR效应。 recA-与HRS/IRR 效应相斥性表明recA 基因在HRS/IRR效应的诱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The HRS/IRR in Escherichia coli had been investigated withE.coli K12 wild strain MG1655 irradiated by the 30 keV N+. The curve of the dose survival effect showed the 30 keV N+ ion could induce the HRS/IRR at the dose less than 10×1014 ions/cm2. Moreover, the effect of recA gene in HRS/IRR inducement had been researched with three E.coli K12 strains, wild strain MG1655, LE392 (recA+) and DH5α(recA-). The results showed the IRR was disappeared in recA- DH5α strain, but the HRS/IRR appeared in wild strain MG1655 and recA+ LE392, which suggested that recA  gene and the DNA damages & their repairs including recA gene were essential element in HRS/IRR inducement.  相似文献   
5.
UV照射大肠杆菌对其吸收光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了样品池溶液及分光光度计内置紫外光对大肠杆菌吸收光谱测定的影响。发现样品池溶液(2.8 mL双蒸水+0.1 mL生理盐水+0.1 mL LB培养基)较为合理,既给细菌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环境,又对细胞的紫外吸收影响较小;研究同时发现在257 nm波段150 s内细胞吸收强度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内置的紫外光不会影响试验测定结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UV照射0,20,40,60,80,120 s大肠杆菌吸收光谱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UV照射剂量的增加,大肠杆菌吸收光谱存在一个先降后升再降的现象。该现象反映了辐射中细胞损伤死亡和修复存活的生物学效应。该研究从光谱学角度探讨了UV对大肠杆菌细胞的损伤作用,对利用光谱技术研究细胞的辐射损伤、死亡和修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