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物理学   1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超重核合成的历史和现状 ,对现有的超重核合成的实验情况和理论模型做了评述 ,指出了在国内利用现有设备和放射性核束装置开展超重核合成可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同位旋相关的输运方程,研究了在入射能量为28.7和6 0. 0MeV/u时 12C+ 12C的反应,对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计算结果较好地符合实验结果,说明了方程的可靠性. 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在入射能量为28.7MeV/u下反应系统 17 -20,22Ne+ 12C中核素 19Na的产生截面,发现缺中子核引起的反应,具有更大 19Na的产生截面,为新核素的探测找到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同位旋相关的Boltzmann-Langevin方程研究了40Ca+58Fe和40Ca+58Ni两个反应系统在53,100,150和200MeV/u入射能量下对心碰撞的径向膨胀流.发现对于丰中子系统40Ca+58Fe的径向膨胀流系统性地小于稳定系统40Ca+58Ni的径向膨胀流.在假定轰击能量与反应体系的压缩密度呈抛物线关系时,能够解释入射能量和径向膨胀流之间呈现的直线关系.提取了出现径向膨胀流的轰击能量阈值,发现对丰中子系统40Ca+58Fe得到的能量阈值小于稳定系统40Ca+58Ni所得到的能量阈值.  相似文献   
4.
同位旋相关的Boltzmann—Langevin方程及新核素^19Na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同位旋相关的输运方程,研究了在入射能量为28.7和60.0MeV/u时^12C+^12C的反应,对模型进行检验,发现计算结果较好地符合实验结果,说明了方程的可靠性,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在入射能量为28.7MeV/u下反应系统^17-20,22Ne+^12C中核素^19Na的产生截面,发现缺中子核引起的反映,具有更大^19Na的产生截面,为新核素的探测找到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入射能量E为40和100MeV/u时,对112Sn+112Sn和124Sn+124Sn两个反应系统在不同碰撞参数下进行了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计算,系统研究了阻塞率、线性动量转移、荷电粒子多重性、轻荷电粒子多重性、中子多重性以及束缚核总电荷Zbound随碰撞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子多重性对碰撞参数的依赖在两个能量下都存在着明显的同位旋效应,Zbound在E为40MeV/u时存在着同位旋效应.同时讨论了在较低和较高能量时如何更合理地确定反应事件的碰撞参数.  相似文献   
6.
在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框架下,通过分析中间快度的方位角分布研究了40MeV/u 58Fe+58Fe和58Ni+58Ni反应体系在不同碰撞参数下的转动集体流,并且半经典地计算了转动观测量.发现丰中子体系(58Fe+58Fe)具有较强的转动集体流,这种现象在半周边碰撞中更加明显.转动集体流的同位旋相关性主要来自于核子–核子碰撞截面的同位旋相关性和对称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同位旋相关的Boltzmann-Langevin方程研究了在入射能量为28.7MeV/u下,不同弹核14O,16O和18O轰击不同靶核7Be和9Be的反应,计算了生成碎片的产生截面,发现用丰中子(缺中子)炮弹或丰中子(缺中子)靶进行反应,所得到的产物均有丰中子(缺中子)的碎片出现.同位素分布宽度和峰位与入射体系密切相关,产生碎片的电荷数越接近入射弹核的电荷数,则同位素分布的宽度越大,峰位偏离β稳定线值越远,其同位旋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同位旋相关的Boltzmann-Langevin方程研究了^40Ca ^58Fe和^40cA ^58Ni两个反应系统在53,100,1506 200MeV/u入射能量下对心碰撞的径向膨胀流,发现对于丰中子系统^40Ca ^58Fe的径向膨胀流系统性地小于稳定系统^40Ca ^58Ni的径向膨胀,在假定轰击能量与反应体系的压缩密度呈抛物线关系时,能够解释入射能量和径向膨胀流之间呈现的直线关系,提取了出现径向膨胀流的轰击能量阈值,发现对丰中子系统^40Ca ^58Fe得到的能量阈值小于稳定系统^40Ca ^58Ni所得到的能量阈值。  相似文献   
9.
用同位旋相关的Boltzmann-Langevin方程研究了在入射能量为28.7MeV/u下,不同弹核^14O,^16O和^18O轰击不同靶核^7Be和^9Be的反应,计算了生成碎片的产生截面,发现用丰中子(缺中子)炮弹或丰中子(缺中子)靶进行反应,所得到的产物均有丰中子(缺中子)的碎片出现。同位素分布宽度和峰位与入射体系密切相关,产生碎片的电荷数越接近入射弹核的电荷数,则同位素分布的宽度越大,峰位偏离β稳定线值越远,其同位旋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超重核合成的历史和现状,对现有的超重核合成的实验情况和理论模型做了评述,指出了在国内利用现有设备和放射性核束装置开展超重核合成可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