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彭卫民  朱仕正 《化学学报》2003,61(4):455-468
综述了近年来利用一些新型的含氟砌块,通过它们的环加成反应来高效地合成 含氟杂环化合物的研究,其中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 成五元含氟杂环化合物;(2)用杂原于Diels-Alder反应合成六元含氟杂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Based on the structures of known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 the phase stabiliti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ridium nitride (IrN) in nine structures are explored by using ab initio calculations. Til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MnP-structured IrN (MnP IrN) is not only the most energetically stable, but also mechanically and dynamically stable at the ground state. The hardness is estimated to be 12 GPa.  相似文献   
3.
李晓凤  彭卫民  申筱  姬广富  赵峰 《物理学报》2009,58(4):2660-266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平面波基矢,模守恒赝势结合局域密度近似以及广义梯度近似对固态Kr在高压下的结构以及弹性性质进行了研究, 通过计算发现弹性常数,Debye温度以及声速都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所计算的弹性常数与实验和其他的理论符合的很好. 利用Debye模型得到了固态Kr的热力学性质, 熵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而定容热容Cv,定压热容Cp则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而且Cv在达到一定温度时趋于定值,所得的热力学性质和实验值是相符的.最后还预测了固态Kr在高压下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计算结果表明随压力的增加固态Kr的前沿能带变窄,光吸收系数增大,吸收峰增宽,电子更容易发生跃迁,固态Kr有可能转化为半导体. 关键词: Kr 第一性原理 弹性常数 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利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炸药降解产物CO在温度5 000 K、压力25 GPa条件下的化学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的最终产物主要由C3O2、CO2和C2O2组成。通过对CO、C3O2、CO2和C2O2组成的混合物体系的振动性质进行分析,发现计算得到的红外光谱与一些理论和实验结果一致;体系的径向分布函数表明,最终产物具有高密度流体的特征;同时还分析了CO、C3O2和CO2的态密度。结果表明:CO在温度5 000 K、压力25 GPa 这一特定条件下的反应主要归因于高温高压下CO分子间的剧烈碰撞;在形成这些产物的过程中没有发现有明显的过渡态存在。  相似文献   
5.
李晓凤  刘中利  彭卫民  赵阿可 《物理学报》2011,60(7):76501-076501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方法预测研究了CaPo从岩盐结构(B1结构)到氯化铯结构(B2结构)的相变以及B1结构CaPo高压下的弹性性质以及热力学性质等.通过等焓原理发现B1→B2的相变压力为22.8GPa. 同时计算了B1结构CaPo高压下的弹性常数以及剪切模量、杨氏模量等相关弹性参数,结果发现当压力超过20GPa时,B1结构CaPo开始不稳定了,这和等焓原理所得结果相符合. 最后通过Debye模型成功获取了B1结构C 关键词: 相变 弹性性质 热力学性质 CaPo  相似文献   
6.
悬浮实验成功的奥秘及其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编者按: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悬浮实验"是不易实现的,现发表傅和平等三位老师的文章目的在于引起广大读者关注,并希望大家对此问题展开讨论.欢迎广大第一线教师和从事教学研究的同仁们把你们的经验(包括成功的与失败的),特别是对经验的分析写成文章寄给我们,文章写得越具体越好,我们将选择具有典型意义者发表.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自动对焦 ,用几何光学中的物象关系式建构了镜头位移量与物距的数学模型 ,据此 ,采用光电耦合器件、电压保持电路等电子器件与机械传动部件相结合 ,实现了自动对焦 .对自动对焦系统的设计和维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赵志国  彭卫民  谭勇刚 《中国物理 B》2011,20(1):10307-010307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with a single copy provided, the four Bell states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by local operations and classical communications (LOCC). Traditionally, a Bell basis projective measurement is needed to distinguish the four Bell states, which is usually carried out with a local interference between two particl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resting protocol that allows two remote parties to distinguish four Bell states deterministically. We prove that our protocol of distinguishing remote Bell states is beyond LOCC.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