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物理学   3篇
  201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增大水下光电成像探测系统的探测距离,降低系统造价成本,对距离选通技术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降低激光单脉冲能量,提升系统运行频率,增加CCD曝光时间的方法。利用噪声随机特性及目标回波的相关特性进行多脉冲累计提高探测距离。对距离选通系统进行适应性改进,并在室内水池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有效增大系统探测距离,且目标图像质量与激光脉冲数量存在一定最优匹配关系,实验中10次脉冲累计获取到29 m距离处的目标图像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折反式镜头结构参数的解算程序和解算公式。通过这个程序,可以保证在一定的中心拦光比和后工作距离的前提下,由给定的初级象差要求,解算出系统的结构参数,使镜头的象差平衡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将这个程序与象差计算程序联合使用,就可使镜头的象差设计半自动化。我们通过在CANON BX—1台式微型电子计算机上的实践证明,利用可程序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用这一程序设计此种结构的折反式物镜并不比设计一个双胶合物镜复杂多少。此外,即使在大型电子计算机上自动设计这种折反镜头,也必须先有一个合适的初始结构,才能避免设计结果的中心拦光比过大,而本文所介绍的程序正好可以提供这个合适的初始结构。  相似文献   
3.
小视场轻型星敏感器在白天测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磊  张平  刘效东  张补生  陈巍 《应用光学》2014,35(2):226-229
从白天天空背景、恒星光谱特性、星敏感器的构造特点3方面分析白天大气层内小视场轻型星敏感器对恒星探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光谱滤波、合理选择系统参数等方法,研制了小视场轻型星敏感器,并在高海拔地区进行了白天地面观星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小视场轻型星敏感器能够实现白天恒星的探测。在3 km海拔高度、大气能见度10 km、视场21.5、太阳规避角30以外、天空晴朗无云的环境下,可探测星等极限值达到3.8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