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对具有特定横向弛豫时间(T2)的硫酸铜溶液进行了多回波间隔(TE)的核磁共振(NMR)实验,并利用数值模拟对32组具有不同弛豫分量的模型进行了变TE模拟实验,定量研究了TE对致密油气、页岩气等低孔低渗储层NMR孔隙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TE的增大,各T2弛豫组分NMR孔隙度先维持在100%左右,然后迅速衰减,当TE增加到一定数值时,趋近于0;不同T2弛豫组分NMR孔隙度开始迅速衰减及最后变为0的TE值存在显著差异.根据不同T2弛豫组分NMR孔隙度与TE的关系,将整个NMR测量分为无损测量区、快速衰减区、无效参数区和仪器盲区4个区域.对特定弛豫组分而言,在快速衰减区弛豫组分损失量与TE呈对数关系,本文还给出了该区域NMR孔隙度的校正公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是以获取特定地层信息为目标的数据采集方式,它直接决定着核磁共振谱仪对不同类型储层的适应性以及获取原始数据的可信度.本文从观测模式的组成元素以及工作机理出发,采用C#语言开发了一套具有可视化功能的二维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设计软件.该软件支持二维核磁共振测井以及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的观测模式设计,同时提供了三种采集参数编辑方式、观测模式优化机制以及图形化显示等功能,实现了观测模式的灵活调整,解决了当前主流二维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中存在的采集参数固定、不宜灵活调整从而导致所采集的原始数据信噪比低下、储层中流体弛豫特性加载不完全等问题.此外,软件还提供了观测模式的采集参数信息以及采集时序信息的输出功能等.  相似文献   
3.
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能够对储层中各类含氢流体进行无损、快速、定量的测量和表征,但受限于采集方式和参数,核磁共振设备在对页岩油等致密储层中的有机质、沥青等超快弛豫组分进行检测时,经常出现由于信号采集不完整所导致的二维谱中流体组分缺失或不准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超快弛豫组分补偿技术的T2-T1二维谱高精度反演方法,该方法将一维核磁共振前端信号补偿技术进行推广,通过在二维核磁数据反演前对回波数据进行组分补偿,能够有效解决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前端信号漏失的问题.实验及测井数据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在页岩油等富含快弛豫组分信号的储层中,可以得到更加精准和完整的储层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