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物理学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姜亚光  宋从龙 《物理学报》1980,29(1):111-116
此种单色仪专配焦比约为F/3的全息凹面光栅。在机械结构简单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新光路,使其聚焦精度尽可能地提高。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在濑谷-布岗(Seya-Namioka)和Johnson装置的基础上另选转轴的位置,并选用两个标准波长来校正光谱,这类似于三点统调法。所得结果比濑谷-布岗装置和Johnson装置都有改善。按照这种设计装架了JS-II型凹面光栅单色仪。仪器可在波长为2500?至10000?范围内工作,在3500?至6500?范围内,由于聚焦偏离而引起的分辨率损失不超过1?。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一、机械刻划光栅与全息记录光栅 机械刻划光栅已有150年以上的历史,它是用金刚刀在镀金属膜的玻璃基片上刻划出一系列平行而等间距的槽线,由于机械的周期性误差和不规则震动带来了罗兰鬼线和赖曼鬼线,虽经激光干涉控制槽距,鬼线可压缩至豆10-4-10-6数量级,但杂散光仍相当可观,加以工艺条件十分苛刻,生产效率低,以致光栅生产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需要,自激光出现后,法国首先用激光干涉条纹记录在感光材料上来获得全息光栅,70年代已在国际市场上与刻划光栅竞争,其优点是 1.没有鬼线,因为决定光栅槽距的激光波长在一定条件下是严格相等的; 2.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