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硷二聚物与氧反应碰撞的中间络合物是M~ _2X~-离子对(M代表硷原子,X代表氧原子或氧分子)。我们导出了Na~ _2O~-和Na~ _2O~-_2体系最低能量电子态绝热势能面的解析形式。  相似文献   
2.
氢分子在金属表面的解离吸附与氢原子在金属体相的扩散是个典型的表面过程.前者在甲烷化及合成氨等基础化工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后者常常导致金属材料的脆化与断裂,但过渡金属及其合金是安全和优良的储氢材料.因此,研究氢分子在金属表面的解离吸附与氢原子在金属体相的扩散,是多相催化与金属物理广泛感兴趣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初步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联.分子催化动力学为从微观层次上研究上述课题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本文采用经过我们改进的半经验LEPS方法,计算了氢分子在Pd(100)和(110)晶面的解离和氢原子在钯表面与体相扩散的相互作用位能面,并根据计算结果探讨了其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利用分子束装置,研究了Ba+N_2O化学发光反应截面σ_(?)与碰撞能E的关系。得全在相对平动能0.1~0.3eV时σ_(?)≌0.1(?)~2。在束一气装置上得到碰撞总截面σ_(101)~92(?),并利用Arrhenius实验曲线给出在T_(N_2O)~300K时活化能E_α~*=1.0千卡/克分子,从而得出,:奖发态的产物粒子仅是总碰撞数的千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利用准三原子近似及半经验的LEPS形式势能面研究了Ba+BrCH3反应碰撞动力学,得出反应络合物寿命大约1微微秒;反应几率随碰撞能增加缓慢减小,这与分子束实验一致,此外得出产物BaBr的振转分布都是非线性惊奇。  相似文献   
5.
6.
引言在红外化学激光实现之后,人们开始寻求可见光化学激光。可见光化学激光波长短,光子能量高,光束方向性好。为了这一目的,广泛地研究电子跃迁化学发光反应.要弄清反应机理及产物初生态的电子——振转分布情况,深入地研究单次碰撞条件下的基元反应是完全必要的.楼南泉等已对Ba+N_2O在单碰撞条件下的化学发光,作了新的动态学研究.我们利用自制的一台高温多用途的原子束装置,研究了Sn+N_2O→SnO~(?)+N_2SnO(?)→Sno+hv反应,观测了初生态的光谱特点及随N_2O压升高的部分弛豫的光谱概貌,我们从光谱图定量地获得了各电子态产物的振动布居。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采用三体简化模型及刚性转子近似,模拟计算了同核双原子分子O2小角度入射Ag(111)表面,分子碰撞诱导解离几率,结果与实验规律一致。同时也获得了入射分子取向效应及散射分子的角分布对碰撞能的依赖关系等动力学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LIF方法,在单次碰撞条件下,首次研究了Ba与C_2H_5Br,n-C_3H_7Br,n-C_4H_9Br,n-C_5H_(11)Br的反应。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光谱,得到了产物BaBr的振动布居,发现其振动激发和反应截面随碳链增长而增大。同时从实验结果反演出了Ba+CH_3Br的“准三原子”LEPS模型势能面,并利用基于模型势能面的经典轨线计算对以上体系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表明,质量因子和C—Br键强度的不同是引起产物振动激发和反应截面随碳链增大而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得到了描述所有Ba+C_mH_(2m+1)Br反应体系的势能面。而且进行了ab initio,证实了所构造势能面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一、最大熵方法概要在分子反应碰撞实验中,借助于交叉分子束技术、化学发光、激光诱导荧光及化学激光方法,可以得到大量的动力动态学信息,诸如平动能分布、角分布、各电子态振转分布等。根据物理学中熵的概念,可以度量和比较这些信息,从而获得产物末态分布的特殊规律。1972年,Levine和 Bernstein创立了信息论方法,并在  相似文献   
10.
镍和铂单晶(111)面上氢解离的比较研究周鲁,孙本繁,吕日昌,唐向阳,滕礼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关键词镍晶面,铂晶面,氢解离吸附,位能面,分子催化过渡金属镍和铂是催化加氢、脱氢以及临氢重整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