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物理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对重金属镉的解毒作用及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微生物胞外物在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和去除过程中的作用,比较分析了对重金属镉具有不同抗性和去除率的菌株SCSE425-7和SCSE709-6胞外物的产生情况和菌株的红外光谱谱图。结果表明,在含镉条件培养时,菌株SCSE425-7表现了较高的镉抗性,分泌了相对较多的可溶性胞外多糖;而菌株SCSE709-6镉抗性较SCSE425-7低,但镉的生物去除性能较好,分泌了更多不可溶胞外聚合物。这说明,在重金属毒性胁迫下,微生物分泌的可溶性胞外多糖可能有助于提高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而不可溶性胞外聚合物有助于重金属的微生物吸附。菌株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可溶胞外聚合物上的酰胺基和羧基是其吸附镉离子的主要官能团。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步测定了抗生素生产废水中残留的螺旋霉素(SPM-Ⅰ)和新螺旋霉素(NSPM-Ⅰ)。考察了萃取溶剂种类、水样pH值、萃取次数、水样与萃取溶剂的体积比等因素对目标物回收率的影响。以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 i.d.,1.7 μm)为分析柱,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淋洗,流速0.2 mL/min,电喷雾正离子多重反应监测模式检测。标准曲线在0.02~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9。方法回收率为70% ~ 8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检出限(S/N=3)分别为0.03 μg/L(SPM-Ⅰ)和0.06 μg/L(NSPM-Ⅰ)。该方法应用于无锡市某制药厂抗生素生产废水中SPM-Ⅰ和NSPM-Ⅰ的检测,检出质量浓度分别为(115.6±2.7) mg/L和(5.3±0.4) mg/L。  相似文献   
3.
徐洁  侯万国  周维芝  台培东  王文兴 《化学学报》2007,65(13):1191-1196
分别采用电势滴定(Potentiometric titration)法, 质量滴定(Mass titration)法和惰性电解质滴定(Inert electrolyte titration)法测定了荷结构负电荷的东北草甸棕壤的零净电荷点(PZNC), 研究表明荷结构负电荷的土壤依然存在与电解质浓度无关的零净电荷点, 三种方法的实验结果分别为2.9, 5.0和3.3. 相比较而言, 电势滴定法和惰性电解质滴定法的结果相近, 而质量滴定法的结果偏高. 对文献中推算表面质子活性位密度(Ns)的方法进行了改进, 得到东北草甸棕壤样品的Ns为2.5 mmol•g-1. 根据实验测定的pHPZNC, Ns和结构电荷密度(σst)值直接计算得出东北草甸棕壤样品的界面反应特征平衡常数即1-pK模型中的pK, 2-pK模型中pKa1int和pKa2int, 分别为3.37, 2.42和4.32, 与文献报道的沉积物和蒙脱土的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利用酒精沉淀结合氯仿和丁醇脱蛋白法,从南极海冰细菌Pseudoaheromonas sp.Bsi20310发酵液中制备得到该菌株所产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Bsi20310 EPS)粗品.以Bsi20310 EPS为助凝剂,可以明显改善铁盐对模拟水溶性染料活性艳红X-3B废水的混凝效果,在pH 10左右,Fe(Ⅲ)浓度0.98 mmol·L-1条件下加入150 mg·L-1 Bsi20310 EPS,脱色率由16%提高到84%.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比较Bsi20310 EPS、Fe(Ⅲ)混凝剂-Bsi20310 EPS絮体及Fe(Ⅲ)混凝剂-Bsi20310 EPS-活性艳红X-3B絮体的官能团,图谱显示,Bsi20310 EPS含有丰富的-OH、-COOH及糖苷键等活性基团;当Bsi20310 EPS与Fe(Ⅲ)混凝剂作用后,3 429 cm-1处尖峰变成宽峰,2 921 cm-1处峰形减弱或消失,1 650cm-1处锐峰变成钝峰,1 242 cm-1处峰出现轻微红移,1 151~1 038 cm-1范围内杂多峰变成单一尖峰,表明-OH、-COOH及糖苷键是发生反应的主要官能团.研究结果预示着Bsi20310 EPS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生物助凝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