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物理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合成孔径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和图像复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Y-4合成孔径系统为基本结构,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填充因子Y-4系统的U-V平面覆盖、点扩散函数和调制传递函数特性;用Zemax和Matlab软件对系统进行模拟成像,利用维纳滤波和改进的维纳滤波对加噪图像进行复原,使用峰值信噪比(PNSR)标准比较了不同填充因子Y-4系统的复原效果,并分析了影响合成孔径系统成像质量和复原效果的因素。结论如下:通过图像复原,可以极大地改善合成孔径系统所成图像的像质,提高图像的清晰度,使得复原后的图像和其等效单孔径系统所成的像很接近,实现大孔径成像系统的观测效果;图像复原的效果与合成孔径系统的阵列结构和噪声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空间频率域(UV)采样的阵列评价函数,用于长基线天文光干涉望远镜阵列几何结构的优化。该评价函数将UV采样区域沿径向和角度方向分别进行划分,统计划分所得区域中UV采样点数目并计算UV采样点密度,以UV采样点密度偏离理想高斯分布的大小作为评价依据。在具体的优化技术上,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收敛特性,降低了传统算法对初始结构的依赖,采用该评价函数对6孔径望远镜阵列进行优化设计,并与国际主流天文光干涉阵列CHARA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所得Array-6阵列UV采样点密度分布具有径向连续覆盖和低频强调的特点,有利于对轮廓信息的恢复;双星模拟成像实验中Array-6阵列重构图像相对于原始图像的误差为21.34,相比CHARA阵列降低了18.16%,具有更高的成像质量。该优化算法具备优化大孔径数目阵列的能力,对于射电波段望远镜阵列的优化设计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倩  吴桢  徐节速  厉宏兰 《光学学报》2019,39(6):317-328
GS(Gerchberg Saxton)算法具有收敛速度慢、运算精度低和收敛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缺点,其对初值的选择非常敏感。通常情况下,估计的初值越接近真实值,复原效果越好。为了获得更接近于真实值的初始相位,在望远镜的瞳面添加非冗余孔径掩模,对通过掩模形成的干涉图进行处理,获得初始相位,可有效地加快GS算法的收敛速度并提高其运算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平均复原精度最少是GS算法的9倍。  相似文献   
4.
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的uv覆盖与孔径排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燮佳  吴桢 《应用光学》2012,33(1):30-36
从地平坐标系和时角坐标系出发,运用坐标旋转公式推导出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技术中干涉阵排列和uv覆盖之间的几何关系式,以特定观测天区为例,在南京模拟三孔径Y型阵,并运用蒙特卡洛法对2个目标函数分别优化,将其优化结果进行比较,找到比较适合该文的目标函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