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6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向天翔  孙胜  龚顺生  王嘉铭 《物理学报》1990,39(10):1547-1554
本文介绍了采用可调脉冲激光技术和时间分辨色散荧光方法研究态-态碰撞动力学的实验过程。在实验中直接观测了处于电子振动激发态B3Πou+(v'=19)的碘分子在自碰撞事件中朝相邻振动态跃迁的衰变过程,得到态—态振动跃迁速率常数,kv(19→18)=(2.21±0.33)×10-11cm3s-1mol-1和kv(19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向天翔 《物理学报》1990,39(5):718-725
本文采用含时量子力学微扰理论研究了分子碰撞诱导离解(CID)动力学过程。分子系统具有Morse振子和分子间指数排斥相互作用势的类型。所建立的分析理论公式能方便地用来讨论有关CID过程的各种物理化学问题。以(I2,He)分子系统为例所进行的计算表明,在总能量一定的条件下,分子振动能比相对平动能更有效地促进CID过程的进行。而且,除必须克服离解能量势垒外,CID过程并没有额外的动力学阈值限制。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向天翔 《物理学报》1990,39(3):359-366
本文中提出分子聚合物中间态耦合振动预离解理论。其中明确提出了分子中间态在诱导分子聚合物振动预离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由此建立了统计动力学模型以定性和半定量地描述和解释各种分子聚合物的实验峰宽效应。文中还讨论了各种耦合机制对分子聚合物能级结构和态弛豫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B3o+u激发态I2分子在高振动态v′=62时的碰撞猝灭过程。实验中得到了该能级I2分子和其自身以及与其他气体分子(He,Ar,Kr,H2,CO,N2,O2,CH4,NH3,C2H6,CCl4)的碰撞猝灭速率常数,并且发现,在I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B~5∏_(o+u)激发态I_2分子在高振动态v=62时的碰撞猝灭过程。实验中得到了该能级I_2分子和其自身以及与其他气体分子(He,Ar,Kr,H_2,CO,N_2,O_2,CH_4,NH_3,C_2H_6,CCl_4)的碰撞猝灭速率常数,并且发现,在I_2与NH_3的碰撞过程中非稳态中间体的形成可能是碰撞猝灭的主要途径之一。极性分子CO与I_2碰撞的猝灭效率较非极性分子(如与之等电子的N_2)大,表明分子间偶极-诱导偶极相互作用对促进分子反应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文献[2]中提出的分子碰撞诱导离解(CID)理论能较圆满地模拟实验结果,说明在此高振动能态,分子碰撞直接离解是猝灭过程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向天翔 《中国科学A辑》1991,34(4):380-385
本文提出了多原子分子直接光离解的角度分布的普遍公式,其中考虑了母体和碎片分子的非对称性,辐射场的偏振方式,吸收光子的数目,分子跃迁偶极矩的体内取向,以及分子离解的反弹方向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