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8篇
物理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茶叶中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同时测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配有FP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茶叶中多种有机磷的农药残留量. 对样品的前处理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样品用乙酸乙酯和少量苯提取, 过硅胶-活性炭柱净化, 同时用乙酸乙酯和少量苯洗脱, 7种有机磷在HP-35柱上得到很好的分离, 且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回收率好, 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2.
冀志宏  韩伟健  叶丽  姜言彬  李昊  赵彤 《化学学报》2010,68(15):1545-1548
以聚硅乙炔为碳化硅前驱体, 用二氧化硅微球作为模板制备了反蛋白石结构的碳化硅光子晶体, 并对其耐热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材料的多孔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X射线衍射对材料进行了物相分析, 并运用热重分析对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进行了初步表征. 结果表明, 制得的材料规整有序, 在空气气氛下900 ℃时残重为84%.  相似文献   
3.
马智烨  叶丽  吴雨桓  赵彤 《化学学报》2021,79(9):1173-1179
为了提高TiO2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 采用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了B,N共掺杂的SnO2/TiO2(B,N-SnO2/TiO2)粉体型光催化剂. 进一步为了提高光催化剂的实用性, 通过浸渍-裂解法制备了氧化铝纤维毡负载的B,N-SnO2/TiO2光催化剂. 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比表面积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以氧氟沙星水溶液为模拟污染物, 考察了B,N-SnO2/TiO2粉体型光催化剂和负载型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及稳定性. 结果表明, 该粉体型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光照15 min, 对氧氟沙星的降解率可达98.3%. 负载型光催化剂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及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在21次重复使用后光催化性能几乎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茶叶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测定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永祥  叶丽 《分析试验室》2006,25(12):54-57
利用实验室内部方法《茶叶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检验方法》测定茶叶中甲胺磷、乐果和三唑磷的质量分数,从而评定其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统的SRC方法的实时性不强、单样本条件下算法性能低等缺点,提出了融合全局和局部特征的加权超级稀疏表示人脸识别方法(WSSRC),同时采用一种三层级联的虚拟样本产生方法获取冗余样本,将生成的多种表情和多种姿态的新样本当成训练样本,运用WSSRC算法进行人脸识别分类。在单样本的情况下,实验证实在ORL人脸库上该方法比传统的SRC方法提高了15.53%的识别率,使用在FERET 人脸库上则提高7.67%。这样的方法与RSRC 、SSRC、DMMA、DCT-based DMMA、I-DMMA相比,一样具备较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6.
李宸  陈凤华  叶丽  李伟  于晗  赵彤 《化学学报》2020,78(12):1448-1454
为拓宽TiO2的光吸收范围以及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利用率,本工作利用B,N共掺杂改性的方法,通过聚合物前驱体法设计并制备了In2O3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在前驱体合成中引入了聚乙二醇(PEG)作为致孔剂.PEG在前驱体转化为无机氧化物的热处理过程中分解离去、形成介孔等不同尺度的孔隙,提高了样品的比表面积.异质结结构在产物中得到有效构筑,带隙宽度由P25的3.09 eV缩窄至2.71 eV(样品IT-500,500℃退火产物).B,N掺杂进入TiO2晶格内,形成了Ti-N-B和Ti-O-B结构,同时也存在N的填隙掺杂,有助于带隙的缩窄、并拓宽可见光吸收范围.In2O3/TiO2异质结结构的构筑,促进了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与转移,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利用率.在大于380 nm可见光的照射下,样品IT-500的可见光催化产氢速率达到了5961 μmol·g-1·h-1,催化剂经过分离回收后进行循环实验,仍能保持良好的光催化活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回收性,利用气纺丝制备了B,N掺杂的In2O3/TiO2纳米纤维棉,在最佳焙烧温度500℃下,所获得的纤维棉状光催化剂的氢气产生速率达到1186 μmol·g-1·h-1,纤维棉简化了回收再利用的过程,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仍能达到初始产氢速率的97%.  相似文献   
7.
周瑛  叶丽  竹鑫平 《化学进展》2007,19(6):982-995
食品中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多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毒性和生物有效性取决于它们的化学形态。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形态分析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对食品安全控制与营养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扼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HPLC-ICP-MS)联用情况,该技术以不同的色谱分离柱完成各种分析物的分离,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多元素同时检测等特点,在微量元素形态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综述了HPLC-ICP-MS在食品微量元素形态分析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富硒酵母、蒜类植物、富硒营养保健品等食品中硒形态和海产品、农产品等食品中砷形态的研究,以及其它多种微量元素的形态分析和这些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代谢。  相似文献   
8.
以聚锆氧烷为锆源,聚硼硅氮烷兼作硼源、硅源和碳源,通过共混得到ZrB2/SiC液相前驱体,该前驱体经高温裂解得到ZrB2/SiC复相陶瓷.对ZrB2/SiC前驱体的裂解行为、陶瓷产物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B2/SiC前驱体经1400℃裂解后保持无定形状态,1500℃处理后析出t-ZrO2晶体,1600℃时体系发生碳热还原反应生成ZrC,同时析出SiC晶体,1700℃时生成ZrB2,最终陶瓷产物晶相组成为ZrB2/SiC.在1500~2000℃范围内,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陶瓷由致密结构变为多孔结构,最终陶瓷产物由尺寸为100~300 nm的纳米颗粒堆积而成,各元素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
叶丽  孟超  张修强  张阿方 《化学通报》2005,68(12):939-943
报道了以三(氨基乙基)胺(TREA)为核、“Schl櫣ter”型树枝化基元1a为支化单元,采用活性酯方法,高收率地合成了一~三代的端氨基功能化的树枝状聚酰胺2a、3和5,并对这些树枝状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1HNMR和质谱表征。在对两种合成路线即发散法和混合法的比较基础上,发现混合法可以更有效地制备高代数的目标聚合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