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7篇
物理学   7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用TEACO2激光9P(24),9P(22),9P(20),9P(18)四支线组成的多频强红外场“超激发”氟里昂113分子,使其达到很高激发态。由分解曲线可以看出CF2Cl·CFCl2与CF3·CCl3之间的V-V能量转移有明显的“虹吸”作用。从所得主要产物C2P6,C2Cl6,C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用铂丝光热吸收池作为探测器得到了CF3CDCI2的红外多光子吸收谱。并发现在线性吸收谱中944cm-1处的吸收峰在多光子吸收谱中分裂为947cm-1和927cm-1两个吸收峰。这一现象与科里奥利力和非谐性引起的简正振动的耦合作用有关。这样,在用CF3CDCI2/CF3CHCI2体系分离氘同位素时,可以根据这一新结果选择更合适的激发波长。实验还发现在线性吸收谱中986cm-1处的吸收峰在多光子吸收谱中出现约6cm-2的红移。这种红移现象起源于分子振动能级的非谐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用TEACO_2激光9P(24),9P(22),9P(20),9P(18)四支线组成的多频强红外场“超激发”氟里昂_(113)分子,使其达到很高激发态。由分解曲线可以看出CF_2Cl·CFCl_2与CF_3·CCl_3之间的V-V能量转移有明显的“虹吸”作用。从所得主要产物C_2P_6,C_2Cl_6,C_2F_4和C_2F_2Cl_2表明,离解过程中主要打断了CF_2Cl·CFCl_2及CF_3·CCl_3分子中具有较高键能的C—C键,而最低键能的C-Cl键开裂很少。我们还提出了在多频强红外场中氟里昂_(113)的离解机理,指出分子内的V-V能量转移是非随机化的。  相似文献   
4.
用TEACO_2激光辐照CHCIF_2分子生成电子激发态C_2自由基,观察到斯旺带系的六个谱带。本文根据C_2分子态位能曲线的特点,提出C_2~*d~3Π态的形成机制。C_2是少数较特殊的分子之一,其激发态b~3Σ_g~-与第一激发态a~3Π_u的位能曲线在核间距1.80A处相交。在CHCIF_2光产物的反应C+CF_2+M—→C_2~*+F_2+M中,首先形成的是C_2~*b~3Σ_g~-态而不是低位的X~1Σ_g~+态或a~3Π_u态。然后通过b~3Σ_g~-态与d~3Π_g态的交点经无辐射跃迁到达d~3Π_g态。  相似文献   
5.
用无明显拖尾的TEACO2激光强脉冲“超激发”氟里昂123分子(CF3CHCl2和CF3CDCl2),使其形成很高激发态。在一定条件下,在离解过程中,这种分子主要表现为具有较高键能的C—C键被打断,其主要产物是C2F6和丙二烯及其取代物,而具有最低键能的C—Cl键的开裂却很少,离解产物的相对产量与激光能流密度的关系曲线指出,氟里昂<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用铂丝光热吸收池作为探测器得到了CF_3CDCI_2的红外多光子吸收谱。并发现在线性吸收谱中944cm~(-1)处的吸收峰在多光子吸收谱中分裂为947cm~(-1)和927cm~(-1)两个吸收峰。这一现象与科里奥利力和非谐性引起的简正振动的耦合作用有关。这样,在用CF_3CDCI_2/CF_3CHCI_2体系分离氘同位素时,可以根据这一新结果选择更合适的激发波长。 实验还发现在线性吸收谱中986cm~(-1)处的吸收峰在多光子吸收谱中出现约6cm~(-2)的红移。这种红移现象起源于分子振动能级的非谐性。  相似文献   
7.
用TEACO2激光辐照CHCIF2分子生成电子激发态C2*自由基,观察到斯旺带系的六个谱带。本文根据C2分子态位能曲线的特点,提出C2*d3Πg态的形成机制。C2是少数较特殊的分子之一,其激发态b3Σg-与第一激发态a关键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