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云翔  朱萍  王浩 《应用声学》2014,22(8):2550-2552
提出一种基于车载电子标签的交通状态判别方法;该判别方法通过在路段安装背靠背式接收机避免反向车道车辆干扰,采用有源主动电子标签扩大读写范围与精度,利用扫描区间内获得的电子标签数量、更新比率、停留时间等信息,配合交叉口信号灯状态,构建控制系统与车载电子标签的联动体系,进行交通状态,尤其是拥堵状态的判别;经VISSIM交通仿真软件的二次开发,模拟车载电子标签环境,仿真试验验证该方法可有效判别交通状态,判别的平均准确度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2.
王浩  黄锋  刘云翔 《应用声学》2014,22(9):2994-2997
为加强路口单元与公交车辆的信息交互,提高公交信号优先系统的效能,以RFID电子标签为信息交互中介,建立车路通信环境,构建交通信号系统、公交系统为一体的公交信号优先系统;通过与电子标签的信息交互,路口单元对公交车的信号优先请求进行分级错开,计算信号配时、建议车速、驻站时间等控制参数,制定出基于引导的优先方案,在交叉口实现公交车的优先通行与安全行驶服务;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饱和状态下,文章引导策略能使交叉口公交的平均延误降低30%,在中、低饱和状态下的效益更佳。  相似文献   
3.
刘云翔  贾璐  朱萍 《应用声学》2016,24(1):76-76
基于目前交叉口状态判别存在设备安装复杂度高,判别准确率低,受环境影响大、无法识别具体车辆等问题,提出基于车载电子标签数据的交叉口状态判别方法。通过简化模型,以两相位单交叉口为例,选择的参数为流量,交通密度,停车数量。最后经VISSIM交通仿真软件的二次开发,模拟车载电子标签运行环境,通过对比仿真试验所得与专家观察分析所得,相似度高达90%以上。证明该方法在克服以往方法缺陷的基础上可有效判别交叉口状态。  相似文献   
4.
利用地磁车检器进行停车位检测时,车检器检测轴方向、停车位方向以及地磁场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影响车检器不同轴向的峰值与灵敏度,随意设置会产生邻车位干扰或对磁场扰动的灵敏度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双轴向地磁车检器,在不同停车位方向下,对车检器各个轴向进行测试,找出的最佳指向在保证正向轴高峰值高灵敏度的同时,使侧向轴低峰值低灵敏度,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减少邻车位干扰问题。研究给出了经验公式,在各地实践中,均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云翔  黄越  朱萍  原鑫鑫 《应用声学》2014,22(6):1824-1826,1858
以智能交通的应用为背景建立了信息融合性能指标体系, 给出了一种用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性能测试与评估的系统结构;提出了信息融合过程中基于模糊区间目标之间优势关系评价方法,从对目标实现排序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将对目标的两两比较与一个目标优于其它目标的可信度联系起来,对目标之间一致性和不一致性进行定义,给出优势阈值和非不同阈值的概念,讨论了基于模糊区间的目标评价方法,为基于不同属性标准的评价进行综合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云翔  黄越  王浩 《应用声学》2016,24(1):30-30
针对现有的信号控制系统不能对达到交通流做出精准预测,只能被动适应交通流达到而无法主动引导交通流。提出基于RFID车载电子标签车路通信环境,引导公交车辆适时到达并通过交叉口。以交叉口总延误最小化为目标,综合考虑当前交通流运行状态,建立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模型,最大限度降低交叉口的车均延误,减少平均停车次数,使绿灯的利用率最大化。仿真实验表明,控制模型的控制效益明显提高,实现公交优先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