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26篇
  201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The complexes of polyurethane containing double bonds with LiClO4 were formed, and cross-linked films were produced by UV radiation, All of the films were uniform, transparent, flexible and smooth-faced with a considerable mechanical strength. The ionic conductivities of the films of several series of polymers with different molecule weights of PEG segment were measured, of which the highest is 8.09×10-5S·cm-1 at 300K under anhydrous atmosphere. Also the conductivity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molecule weight of the soft segment PEG of the polyurethane and the content of LiClO4. The transport number of Li+ is about 0.57.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measurement much as DSC, XRD, IR etc., have been done and the conductive mechanism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
1980年6月30日至7月27日,在安徽省滁县琅琊山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分校举办了“中国科学院1980年暑期固体物理学习讨论会”,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钱临照教授负责组织工作.来自全国51个单位的66名代表,都是从事固体物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志. 讨论会以新译C·基泰尔著《固体物理导论》  相似文献   
3.
丁屹  俞文海  吴昆裕 《物理学报》1989,38(1):134-139
本文依据Ngai(倪嘉陵)的低频激发、弛豫、耗散理论和非晶态快离子导体的特点,提出了非晶态快离子导体的滞弹性弛豫理论。认为快离子导体玻璃中的超声吸收主要来源于与玻璃网络呈微弱联系的快离子的热激活弛豫及伴之而来的低能激发的损耗。理论成功地描述了超声吸收的频率、温度依赖关系,解释了弛豫时间分布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快离子导体玻璃的实验特征。  相似文献   
4.
用液氮骤冷方法制备了(AgI)x(Ag4P2O7)1-x系列非晶态快离子导体。对AgI摩尔浓度x=0.50,0.60,0.67,0.75,0.80的样品,在77—300K温度范围及2,5,10,15MHz的频率上测量了纵波和横波的超声衰减和声速。发现在200—240K附近存在一个异常强的弛豫型超声吸收峰,随AgI含量的增加,该峰的位置向低温方向移动,且峰的高度增大。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观察到纵波和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蒙脱石固体电解质的高价离子导电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斌  王大志  俞文海 《物理学报》1988,37(8):1307-1314
用多种化学的、物理的方法,尤其是电性能测量和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蒙脱石作为固体电解质的高价离子导电性,揭示了一个非常有希望和实用价值的高价离子导电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并对其高价离子在蒙脱石固体电解质中的迁移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杨原  杨碚芳  俞文海 《物理学报》1984,33(7):943-951
本文对非晶态快离子导体的B2O3-0.7Li2O-0.7LiCl的电导率与外电场频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样品的体电导约等于总电导;电导率频谱在中频段有一平台,在高频段上升,而且温度越高,开始上升的频率也越高。这一结果使电导率的测定有可能简化,即可以采用交流电桥法或在某一合适频率下采用交流伏安法直接测量样品的总电导或总导纳的模值作为体电导的值,从而求得电导率。本文考虑到非晶态结构的长程无序对离子迁移的影响,从局域极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玻璃转变温度以下,采用交流伏安法连续自动观测了非晶态Li~+导体B_2O_3-0.7Li_2O-0.7 LiCl-0.1 Al_2O_3在等温热处理条件下的电导行为。结果表明:材料的电导率先随时间升高,出现峰值后单调下降,并含有两个平台部分。与此相配合的DSC与XRD研究证实:形成电导率峰值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发生了非晶态相分离,而电导率曲线下降部分的平台则是由于非晶态的晶化。最后,从相界效应对这些结果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俞文海  杨原 《物理学报》1986,35(9):1238-1242
非晶态Li+导体B2O3-0.7Li2O-0.7LiCl-0.1Al2O3在等温处理过程中,其电导率先随时间升高,出现峰值后下降,随后出现两个平台。这是由于材料的分相和晶化所致。本文据相界效应观点,认为不同相之间界面附近有一高电导率层,它对电导率的贡献补偿和超过了由于分相和晶化的体效应所引起的电导率下降。由此,对这种材料的电导率随时间变化曲线给出了解释。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最近 T.Takahashi 和 S.Geller 先后报道了新的铜离子导体,其组分相当接近,但分子式略有差异,分别为 Rb_4Cu_(16)I_7Cl_(13)和 RbCu_4I_2Cl_3。它们在25℃时的铜离子电导率分别为0.34和0.44(欧姆·厘米)~(-1)。这是目前已知室温离子电导率最高的快离子导  相似文献   
10.
现在,国内已编著出版了好几本固体物理学教材,并从国外引进了若干种教材。然而,在我们使用这些教材进行教学时,常常发现对一些基本概念的阐述存在着各说不一的混乱现象。下面,就有关晶体结构的若干概念和定义,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看法,向固体物理学的同行和前辈科学家们请教。 一、空间点阵和结点 什么是晶体结构?C.Kittel在《固体物理导论》一书中正确地指出:晶体结构一点阵 基元。这就是说,要从点阵和基元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点阵概念概括了晶体的最主要特征,即微观上的周期性。它实际上是从晶体这一客观实体出发经过数学抽象而得到的数学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