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37篇
物理学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NH4)3VS4/CuI/Py反应体系中合成了新化合物 [VS4Cu6(Py)8I3]并测定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C40H40N8Cu6I3S4V)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Fdd2, 晶胞参数为: a = 29.924(6), b = 13.475(3), c = 25.853(5) , V = 10425(4) ?, Dc = 2.006 g/cm3, Mr = 1573.92, Z = 8, (MoK) = 4.546 mm-1, F(000) = 6048。结构由直接法解出, 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 最终偏离因子R = 0.023, wR = 0.069。簇合物分子是由6个带端基配体的Cu沿着四面体单元VS4的6条SS边配位而成, 6个Cu排列成了1个八面体, V基本位于八面体的中心, 整个分子具有C2对称性。  相似文献   
2.
郑发鲲  余秀芬 《结构化学》1994,13(5):397-401
  相似文献   
3.
The reaction system (NH4)3VS4/CuCl/PPh3/Et4NBr afforded a series of [VS4-Cun] dusters with various core configurations in the solid state at low heating temperature. The structural regularity of [VS4-Cun] duster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uCl:(NH4)3VS4 ratio as well as tha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formation of duster core have been summarize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forming V-Cu-S clusters has also been explored.  相似文献   
4.
5.
6.
合成并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分子结构,Ca空间群,a=2.1933(2)nm,b=1.2447(3)nm,c=1.5912(5)nm,β=117.02(2)°,I'=3.8679 nm~3,Z=4,最后根据I>3G(I)的2849个独立衍射点的强度数据,把结构精修到R=0.036.在晶体结构测定基础上进行了EHMO计算,以研究其簇骼成键性质,结果表明,该分子虽不存在金属-金属键,但M与μ-O之间除了σ键外,还存在四中心d-ρπ键,它是该类化合物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8.
以(NH4)3VS4为起始原料, 用低温固相法合成了标题簇合物, 并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属空间群P1, 单胞参数a=1.3139(10), b=2.5113(170, c=1.1800(8)nm,α=93.04(6), β=114.86(5), γ=96.71(7)°, Z=2, μ=21.4cm^-^1, R=0.084。在簇合物中, VS4^3^-保持较严格的四面体构型, 并螯合四个Cu(I)离子连同桥Br^-离子形成具有额外面的立方烷簇骼[VS4Cu4Br]。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模式识别方法, 对高氧化态(II-IV)三核簇合物的构型分布进行了对应分析, 找出了一组分类关系式, 为预报未知簇合物构型提供了定量的判据, 并初步讨论了构型分布和结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杨融生  余秀芬 《化学学报》1985,43(7):620-625
本文介绍了原子簇局部非定域分子轨道模型的处理要点。推出了一系列波长与Mo-Mo间距之间的关系式。并讨论了Mo-Mo金属键、磁性、稳定性及轨道特性和跃迁谱带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与实测一致,并同SCF-MO计算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