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化学   1篇
数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根据2013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莱州湾海水环境要素的调查资料,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计表达原数据矩阵78.57%的信息,然后分别利用监测要素和主成分综合得分的层次聚类分析筛选出监控指标,并确定了水质污染状况及主要污染区域.结果表明,2013年莱州湾水质春季和夏季较差,导致水质状况恶化的主要要素是溶解无机氮,水质污染程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春季海水污染程度高于夏季,莱州湾西侧和南侧处于严重污染或中度污染水平,因此常规监测中应重点关注化学需氧量、无机氮、叶绿素a和石油类这4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水产品中1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UPLC-MS/MS)检测分析方法。鲤鱼、南美白对虾、中华绒鳌蟹、文蛤和海参的可食部分经均质制成样品,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MAX固相萃取柱净化,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仪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13种目标物在5.0~10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1.0μg/kg,定量限为2.0μg/kg,加标回收率在75.4%~118.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14.5%。对养殖草鱼、鲤鱼、海参、南美白对虾、大菱鲆及市场购买的大闸蟹进行检测,13种目标物均未检出。对暴露于含氯吡嘧磺隆1.0 mg/L水体24、48和72 h后的中华绒鳌蟹可食组织进行检测,含量分别为6.20、12.1和16.6μg/kg。本方法稳定、可靠,对于基质复杂的水产品有良好的适应性,适用于水产品中1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