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数学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05年北京高考试卷第14题:已知n次多项式Pn(x)=a0xn a1xn-1 … an-1x an如果在一种算法中,计算x0k(k=2,3,4,…,n)的值需要k-1次乘法,计算P3(x0)的值共需要9次运算(6次乘法,3次加法),那么计算Pn(x0)的值共需要次运算.下面给出一种减少运算次数的算法:P0(x)=a0,Pk 1(x)=xPk(x) ak 1(k=0,1,2,…,n-1).利用该算法,计算P3(x0)的值共需要6次运算,计算Pn(x0)的值共需要次运算.这道高考题中第二小题,其思想可追溯到北宋时期的数学家贾宪.贾宪约于公元1050年写了一部《黄帝九章算术细草》,给出了高次开方法,实质上是求高次方程xn=N的根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1 商榷背景与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③(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第一章1.3节"算法案例",这一节依次介绍了以下几个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法、秦九韶算法、排序法和进位制.这一节内容的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的思想,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另外,中国古代数学蕴涵着丰富的算法思想,以算法为主要特征,让学生了解、体会中国古代数学优秀的算法思想.  相似文献   
3.
陈克胜 《数学通讯》2004,(11M):45-47
新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数学5要求掌握平面的正、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且选修3-3新增球面上的几何的简单知识,要求探索并证明球面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正、余弦定理在中学数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中学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实际应用中十分重要的工具之一,有必要知道其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新增对数学文化方面的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专题,目的在于:利用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启发学生的人格成长、预见学生的认知发展、指导并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构筑数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新课程标准意在重视数学发展历史轨迹,而一般地,中学数学处理对数函数是考虑它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逻辑关系,强调知识的学习,但却忽视了对数发明历史的形成过程,本文拟对数发明史教学设计,将数学史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的一种尝试.1 问题的引入学生计算:1 ) 1 7.95×0 .0 830 …  相似文献   
5.
2005年北京高考试卷第14题:已知次多项式Pn(x)=ao(x^n)+a1(x^n-1)+…+a(n-1)x+an.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