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数学   5篇
  2015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有关函数解析式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和重点.本文就求解函数解析式的几种常用方法作一些归纳,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函数是数学的重要基础,函数性质的应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本文给出函数的对称性和周期性的几个结论,对利用函数的性质解题作简单的归纳总结,供大家参考.1.点对称问题定理一已知函数f(x)满足f(x)+f(2a-x)=2b,则y=f(x)的图像关于点A(a,b)对称;反之亦成立.  相似文献   
3.
邱洪文 《数学通讯》2005,(18):12-13
换元法是数学解题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证明不等式时,根据题设条件,进行合理的代换,可以使字母之间的关系更清楚,还可以改变待证式的结构特征,为综合运用其它方法和有关知识创造条件.因此,常能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下面通过具体的例题介绍换元法在证明不等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邱洪文 《数学通讯》2001,(20):21-22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是高中常用的方法.但在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定理成立的三个条件,即是“一正——各项都是正数;二定——和或积为定值;三等——能否取得等号”,通常情况下,所给(或所得到)的式子不同时具备定理成立的三个条件,必须对式子进行适当的变形使其具备定理成立的三个条件,本文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化“和”或“积”为定值的常用变形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基本原理要弄清 ,分类分步好区分 .特殊元位打头阵 ,插空捆绑间相邻 .正反两面方法并 ,相互验证结论真 .常见问题多留心 ,有的问题构模型 .解释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解排列组合问题的基础 ,只有深刻理解才能正确区分是分类还是分步 .对题目中出现的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一般要优先考虑 ;解决相间和相邻问题通常是用插空和捆绑的办法 .解排列组合问题常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的错误 ,同一个问题若正反两方面考虑 ,采用多种方法求解相互检验能减少出错的机会 .模式在解排列组合题中相当重要 ,对常见问题要留心区别是否与顺序有关 ,同时要注意归纳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