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力学   10篇
数学   3篇
  2001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混凝土的徐变理论在工程中有重要的意义。它的线性理论基础已由建立。目前广泛应用的弹性徐变理论及老化理论都以迭加原理作为基础,它们的区别在于选择了不同的函数作为积分方程的核。但是核的选择对于表示混凝土徐变性质有影响,特别是对弹性后效影响甚大。本文对于用积分表示可复变形的方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个核的形式,能较好地表达徐变及弹性后效性能。还利用级数求出松弛曲线,并与试验数据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摄动法和有限条法结合起来进行矩形板的大挠度弯曲分析.用摄动的概念,将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化为一系列线性微分方程组,然后用有限条法解这些线性微分方程组.  相似文献   
3.
关于非线性蠕变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目的是企图建立一个蠕变的基本式子,它不明显地包含时間变量t,此外它还能表現两个性质:蠕变变形是部分可返的,第二阶段蠕变变形速度趋于常值。有些材料的性质随其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例如混凝土就是这种材料,基本方程应該表現这种材料蠕变速度的逐漸衰減。本文利用此基本方程解松弛問题及純弯曲問題。  相似文献   
4.
Based on Illiushin's two hypotheses, a new plastic constitutive equation of integral type is proposed. The deviatoric stress induced by a strain path consists of two parts which var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aws. Comparison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with recent experiments is satisfactory. The present theory is not an endochronic theory.  相似文献   
5.
1 IntroductionandPreliminaryWhentheplasticconstitutiveequationatfinitestrainisdiscussed ,thefirstthingtodoistodefineareasonableplasticstrainratewhichisconnectedwiththeproblemofdecompositionofdeformationintoelasticandplasticparts .Inthelatestyearstherea…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系统地建立了有限条元法的基本方程,并据此论述了判断这个方法中的富氏级数的收敛性能,兼论及改善这些级数收敛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STRAIN PATH THEORY OF PLASTIC CONSTITUTIVE REL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Illiushin s two hypotheses,a new plastic constitutive equation of integral typeis proposed.The deviatoric stress induced by a strain path consists of two parts which varyaccording to different laws.Comparison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with recent experimentsis satisfactory.The present theory is not an endochronic theory.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有限条元法的微分方程,试用加权残量法来求解答,在固定端等情况下,得到镶边的准对角矩阵,有较好的稀疏性。  相似文献   
9.
指出晶体是离散的而不是连续的材料,因此在极分解F=RU中的旋转RF>F-1中的旋率W不是正确的。塑性变形速度若直接以滑移系中的滑移速度来表示,如γ>ν≠n,则差错将会产生。滑移后的晶格几何形状并不改变,基于此概念提出了连续介质力学范围内的一个简单途径来表达滑移产生的塑性应变速度。建议了大变形下的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10.
塑性本构关系的应变路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伊留申的两个假定,提出一个新的积分形式的塑性本构方程.由应变路径确定的应力偏量由二部分组成,它们各自按不同的规律变化.理论计算与近代实验的比较,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提出的不是内时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