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数学   2篇
  201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众所周知,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必须经过严格的证明,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所谓举反例就是举出符合命题的题设,而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因其具有构造性,所以举反例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体现.但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强调证明有余,而对反例教学却明显重视不够.其实,反例和证明在知识发现的过程中具有同等地位,是"观察——归纳——猜想——证明(反例)"这一数学知识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说,反例  相似文献   
2.
(本专栏特邀过伯祥老师主持 ,稿件请寄  3160 0 0 浙江定海昌东新村 2 1幢 58#10 2室 )  主持人按 定理的发现也要注意方法的一般有用性 .不能光关注于发现“这一个”,而是要让学生学习领悟一般有用的发现思路、发现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猜想——发现 ,是一般有用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