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数学   6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1.
流传到今的《九章算术》是我国一部古代数学典籍,作者姓名不详,根据考证大约成书于东汉初期。 我国杰出的古代数学家刘徽于魏、景元四年(263年)注《九章算术》。唐初,数学家李淳风于显庆元年(656年)奉命对《九章算术》也作了注释。带有刘、李注文的《九章算术》有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秘书省刻本以及南宋嘉定年间(13世纪初)鲍澣之依据北宋本的刻印本。明代,除《永乐大典》按《九章算术》  相似文献   
2.
圆周率的名称及其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大家所以都用π来表示圆周率,是因为与它的发展历史有着密切关系的。今将其发展情况简介如次: 我国古代,人们通过大量的实践,就认识了圆周率,并估计出圆的周长是其直径的三倍。如刘徽(三世纪)注《九章算术》说:“周三径一之率”。后人便把这一值称为古率。刘徽由于对古率不满,就创造了割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面解析几何》引言上說:“解析几何产生在17世紀初期。由于当时生产的发展,各种科学和生产技术都有了很大进步,这就迫切需要解决随着发生的許多数学上的問題。……因而有关圓錐曲线的計算就成为迫切需要。解析几何就是由于这种需要而产生的”。本文就圓錐曲线发展的历史,略作介紹。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尚希讀者指正。 (一) 圓錐曲綫研究的起源 圓錐曲线的研究,起源于希腊。它与几何三大問題中的二倍立方問題有关。几何三人问題曾轰传一时,研究者很多,曾研究过二倍立方問題的希腊学者計有:阿契塔(Archytas,約公元前428-347),拍拉图(Plato,約公元前427-347),欧多克斯(Eudoxus,約公元前408-355)及蒙爱启瑪斯(Meneachmus,約公元前375-325)等。蒙爱启瑪斯是欧多克斯的門徒,可能受到阿契塔及欧多克斯的启发;他的解法也可能是希腊学者研究的总汇。取三个正圆錐,一为直角,一为銳角,另一个是鈍角的,各作一平面垂直于一条母线,并与圓錐相截;称截线为“直角圓錐截线”、“銳角圓錐截线”、“鈍角圓錐截綫”;(即今之抛  相似文献   
4.
介紹我国第一部三角学——“大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万曆十年(1582年),意大利教士利瑪竇(Metteo Ricci 1552—1610)来华,将西欧学术輸入我国。此后,又有教士邓玉函(Jean Terrenz 1576—1630,瑞士人)、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1—1666,德国人)等,于秦昌元年(1620年)携西书七千部而来。我国著名科学家徐光启(1562—1633)与教士共同研討,东土西学,漸見发揚。由邓玉函譔、湯若望訂,并由徐光启督修之“大測”于崇禎四年(1631年)正月二十八日呈进后,列入“崇禎曆书”,是为我国第一部三角学。“大测”一书在那时是如何修成的?三百年来,論者极少;今經笔者查核,它除引用欧几里得(Euclid)的  相似文献   
5.
梁宗巨先生编著的《世界数学史简编》问世之后,辽宁人民出版社最近即将出版李迪先生编著的《中国数学史简编》。两部《简编》,一中一外,相互辉映。我国数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典籍非常丰富,而且具有辉煌的研究成果。对世界教学的发展不仅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在世界数学的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数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些曲折的道路。作者本着实事求是,认真总结的精神编写了《中国数学史简编》一书。《中国数学史简编》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作者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客观地分析、整理了我国宝贵的数学遗产,从而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全书是按编年的  相似文献   
6.
《数书九章》卷13第14问为“计浚河渠”题,题文为“问开通运河,就土筑堤。令面广六丈,底广四丈;上流深八尺,下流深一丈六尺;长四十八里。其堤下广二丈四尺,上广一丈八尺,长与河等,未知高。以墟四、坚三为率,秋程人功每名自开运积筑墟坚,共积常六十尺。筑堤至半,为棚道取土,上下功减五分之一。限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