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数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公交服务的市场化改革需要选择合理的治理模式以应对产生的种种问题,各模式间的效益比较就成为选择的关键因素。在理论比较PPP模式和网络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本文以PPP模式为参照对象,假定公交服务参与主体平等的合作,从各主体的控制权分配、努力水平和产出效率构建公交服务总效益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理论分析和数据模拟,结果表明:总效益与各方主体的努力水平、控制权和产出效率紧密相关,仅当政府和社会群体间的边际成本替代率在合理范围内时,网络治理模式的总效益大于PPP模式,当超出合理范围时会使前者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我国公交服务效率与公平难以兼容问题,本文引入网络治理理论假定政府、企业和社会群体三方合作的基础上,从最大化公交服务效益构建公交服务网络治理模型,剖析政府、企业和社会群体努力水平、控制权配置和产出效率对公交服务总效益的影响,并对模型分析结果进行数据模拟。结果表明:公交服务总效益与三方主体的努力水平、控制权和产出效率紧密相关,只有在合理范围内参与方的努力水平、控制权的提高有利于公交服务效益增加,当超出合理范围时会导致总效益的降低;而三方主体产出效率越高,公交服务总效益越大;控制权配置与自身的产出系数、努力水平相关,产出系数、努力水平越高,则其对应的控制权比例就越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