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数学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 2年随访期调查学龄期近视儿童屈光变化,获得近视进展状态和规律,探讨与近视进展相关的因素。方法 120 例8~13 岁的近视儿童自愿入选本项研究,以睫状肌麻痹后自动电脑验光获得的屈光度数以及眼轴长度作为主要研究 参数,跟踪随访测量,每6 个月1 次,至24 个月,分析其近视进展的状况及年龄、初始度数、散光等因素在近视进展中所起的作用。结果(1)共92 例完成随访,其中男54 例,女38 例,年龄(10.18±1.03)岁。初始度数:-(2.46±1.03)D,年平均进展度数-(0.69±0.29)D。眼轴的年平均变化值为(0.33±0.11)mm;(2)各个年龄组间的近视进展量有差异统计学意义(F=2.724,P=0.049)。年龄越小,近视进展得越快;(3)初始度数>-2.00D 的受试者近视进展量大于初始度数<-2.00D 的受试者(F=8.168,P=0.006);(4)初始有散光的受试者近视进展量比初始无散光的稍大(F=4.107,P=0.046)。结论学龄期近视儿童年近视进展量明显,近视度数年进展量0.50~1.00D,年龄小、初始度数高、存在散光是近视进展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