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数学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何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呢?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教材目的、教学规律、原则、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深入钻研教材和考虑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使教学质量达到有效的理想的成果.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效果,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为此,我在二十多年的数学课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下面仅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1元认知理论概述 1976年,弗拉维尔(Flavell,JohnH.1928~)提出“元认知”的术语.他指出,元认知通常被广泛地定义为任何以认知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元认知的核心意义是对认知的认知.即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我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1 支架式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指出:儿童在成人指导和帮助下演算的习题水平与他在独立活动中能演算的习题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见图1).由此,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或潜在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杜先序  朱维宗 《数学通报》2007,46(10):43-45
本文拟用类比思想来研究三类特殊的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题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