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数学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纵览近些年的高考真题,不难发现函数与导数压轴题中总是有参数的参与,这基本上是它的基本特征.学生怕参数,感觉难以驾驭.事实上导数压轴题的解答过程确定让人眼花缭乱,其实含参问题的本质就是分类讨论.教师只需将常见的分类讨论类型一一介绍,并总结解决分类讨论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含参问题就能迎难而解了.  相似文献   
2.
解几大题一般有较大的运算量,这是它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学生解决解几大题的一大难关.有些运算量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庞大的运算量是可以通过技巧处理化解的,而且这种技术处理是必须的,是学生成功解决解几大题的一个保障.下文就高考中常用的几种简化运算的技巧作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值或求角中,经常会解出多组解·这是学生的一个难点,要么根本无取舍意识,要么有取舍意识但不知怎么取舍·本文结合典型例题,对三角函数中出现多组解的原因、取舍的方法作一个归纳总结·1出现多组解的原因原因一:已知某个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中的平方关系,即sin2α+cos2α=1,求其它三角函数值时会出现两组解·原因二:由于三角函数是一个周期函数,在解三角方程中,会出现多组解·原因三:在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对条件恒等变形时,会出现多个因式的乘积为零,也会出现多组解·2解决的方法(1)充分利用题中明确给出的角的范围,根据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法则“一全正,二正弦正,三双切正,四余弦正”进行正负取舍·(2)挖掘角隐含的范围·让学生明确,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值,它还有一个功能,挖掘角的范围·(3)解三角方程一定要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先在一个周期内找解,再加上周期,再依据角的范围定角·3典型例题例1(2006年湖北)若△ABC的内角A满足sin2A=32,则sinA+cosA=·A·315B·-315C·35D·-35解设sinA+cosA=m,平方得1+sin2A=m2,∴m2=35,m=±31...  相似文献   
4.
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值或求角中,经常会解出多组解.这是学生的一个难点,要么根本无取舍意识,要么有取舍意识但不知怎么取舍.本文结合典型例题,对三角函数中出现多组解的原因、取舍的方法作一个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特值法是实现"小题小解,小题巧解"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正面的的推理或求解,只需要考虑最特殊的情境或检验取特值时是否满足题目的要求即可,能优化思维,减少运算量,省时省力.但从教学实际来看,老师一讲时学生恍然大悟,但学生做题时总是想不到利用特值法.学生感觉那是"无际星空中耀眼的星星",可望不可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