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数学   9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1.
廖运章 《数学通报》2000,(12):15-17
本世纪 90年代 ,中国数学教育界最引人注目的热点之一是数学应用问题教育 .今天 ,对数学应用渗透于数学教育以及出现在考试之中已达成共识 ,但勿庸讳言 ,徘徊局面仍然存在 ,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问题的状况并无多大改善 ,教学效果仍不尽人意 .症结究竟何在 ?为了从微观上剖析其原因 ,使数学应用问题教学卓有成效 ,我们对 1 999年全国高考数学应用 (解答 )题的命题特点谈点个人看法 ,仅供参考 .我们先来看一下试题 :右图为一台冷轧机的示意图 .冷轧机由若干对轧辊组成 ,带钢从一端输入 ,经过各对轧辊逐步减薄后输出 .(Ⅰ )输入带钢的厚度为α,输…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并阐述了非数学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应遵循的三条基本原则:具体模型与抽象形式相结合原则;适度淡化理论,注重数学应用原则;展现数学思维过程,培养数学素质原则。  相似文献   
3.
周莹  廖运章 《工科数学》1999,15(4):117-120
本提出并阐述了非数学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应遵循的三条基本原则,具体模型与抽象形式相结合原则;适度淡化理论.注重数学应用原则;展现数学思维过程,培养数学素质原则.  相似文献   
4.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案例23给出欧氏距离教学上的拓展——折线距离的教学案例,折线距离实质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将解析几何与绝对值性质等知识结合起来.在日常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如下所示的一类绝对值和的最值问题,通过折线距离的定义与性质可快速解决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国和美国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和教育制度,导致它们具有不同的教育理念.笔者通过中美两道类似的应用题为出发点进行探讨,研究中美两国中学教育理念的异同,并试着寻找一种能融合中美两国教育理念优点的一种新的出题方式.  相似文献   
6.
立足现行教材,开展应用问题教学廖运章(广西罗城高中546400)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教学的应用已渗透到包括日常生活实际在内的一切领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1993年,在高考试题中销声匿迹达八年之久的数学实际应用问题又赫然出现了,贺卡...  相似文献   
7.
8.
卢建川  廖运章 《数学通报》2005,44(11):39-41
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已成为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要求.一般认为,数学应用问题是用一定情节描述的数学(量)关系问题,情节和数学(量)关系是其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两者密不可分,缺乏情节的数学(量)关系问题是纯数学问题,而缺乏数学(量)关系的情节则是文学故事  相似文献   
9.
1问题提出 2011高考数学(广东卷)立几题是最有新意的试题,试题设计理念新、图形构建新、问题立意新、设问方式新等,尤其是文科第18题,众多的字母符号、线、面,有平面、有曲面,使文科考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同时,考查让老师和学生都“遗忘的角落”:“四点共面”,“简单”得让考生望题兴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