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4篇
数学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一种同步测距差(SRD)的半动力、半几何的处理方法,以取代通常的卫星动力法,利用此方法,根据1985—1990年Lageos卫星的SLR资料,测定了位于著名的San Andreas断层两侧的Quincy和Mnpeak的SLR站间基线矢量的变化率,其结果为 dBx=15.0±3.4(mm/a), dBy=20.2±2.5(mm/a), dBy=15.2±2.6(mm/a), dB=26.9±2.1(mm/a)。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最近5年(1983—1988)的全球SLR资料实测了位于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太平洋和欧亚板块上一些激光站的站间基线长度的现时变化速度,测定的精度好于1cm/a,所测的结果从广义上与由长期地质资料平均确定的板块运动模型(Minster-Jordan,1978)一致,这表明在离板块边界足够远地区的运动在过去百万年间似乎是稳定的,不符的情况主要出现在板块边界地区,沿着著名的圣·安德列斯转换断层两侧的基线测量,这次测得的基线变化速度为2.9cm/a(M/J:5.3cm/a),可能与板块边缘周期性形变的假设和突发性的板块运动局限于板块边界的概念有关,本文还简要叙述了利用SLR技术测定板块运动的原理和“多级复弧”的解算方法,对实测中的各误差源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传统的世界时定义的缺点;就目前国际上关于岁差值对世界时的影响所存在的分歧提出了新的看法;并建议对各种测定世界时的观测技术都采用统一的,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概念性定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球卫星激光测距资料的辅助分析中心之一,借助于上海天文台的SHOR-DE精密定轨程序,处理了国际地球自转主联测期间,LAGEOS卫星的全球激光测距数据。取得了如下的结果:(1)一个地球自转参数(ERP)的序列——ERP(SHA)85L01。它自1983年9月初起每隔五天给出了极移两分量xp,yp和日长变化DR的一组解。其内符精度为:xp——2.1mas,yp——2.2mas,DR——0.13ms。至于轨道拟合后观测的总体中误差等于14cm。(2)试验了用五天弧段同时检测极移变化率的能力,表明测定的实际误差是1mas/d。(3)探讨了极移序列的实际精度与内符精度之间的关系,求得两者之间的比例因子约为0.7—1.0。结论是利用LAGEOS卫星激光测距资料测定ERP的实际精度现巳接近10cm。当力学模型进一步完善,观测沿卫星轨道的分布更加均匀时,这个精度还可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