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   3篇
综合类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引言A.F.M(?)bius(或 Moebius)是德国数学家。M(?)bius 带的简单模型可用一条纸带将一端扭转180°,然后将两端粘接起来表示。这样形成的带,既没有内面,也没有外面,内面和外面相结合形成一个连续状态,成为具有一个边一个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计算芘系芳烃共振能的苯环计数(BRC)公式,并结合母子加和(PPC)公式共计算了34个芘系烃的共振能。结果表明,芘系的BRC公式对省系的BRC公式有继承性。包括芘系在内的91个芳烃的REPEBRC,和REPEBRC-PPC与第一电离势能IP1之间仍保持较好的线性关系,r=0.9405(91),S=0.1  相似文献   
3.
化学基础课教材采用共振论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济伯 《大学化学》1987,2(6):15-20
本文讨论了萘的键长和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苯并环丁烯和萘并[b]环丙烯等的Mills-Ni-xon效应,捕捉Kekule结构,环丁二烯及碳酸根等,从而说明使用共振论(RT)简明、易懂,学生易接受和掌握。并简介了Pauling对基础化学教学的观点。搜集了最近国内外名家对RT在教学中的作用的一些意见。井建议在化学基础课教材中采用RT。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的母子加和(PPC)公式是BRC法的扩展。应用BRC—PPC法计算了42个复杂稠环烃的共振能和单个电子共振能。REPEBRC、REPEBRC-PPC与UV吸收中的P带能量EP1、第一电离势能IP1及最高已占分子轨道能量之间有较好的线性数关系,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63(49)、0.9364(58)、0.  相似文献   
5.
应用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共振能差(△REBRC)可以判定多环苯型烃与马来酐起Diels—Alder反应的活性和确定反应中心。△REBRC和反应的二级速度常数的对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r=0.9785。s=0.3897),故可从定角度阐明线式稠合及角式稠合对反应活性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赵济伯 《大学化学》1988,3(2):21-24
关于苯的结构问题,从1865年Kekule提出第一个结构以来,至今已123年了,一直有争论,尚未完全解决。1872年Kekule进一步提出双键摆动学说。1899年Thiele提出余价学说。1930年前后Pauling把量子力学观念与经验知识相结合,创立共振论(RT),RT实质上是把价键(VB)理论的方法用于更为复杂的分子。根据RT,苯共振于两种Kekule(共振)结构之间。根据分子轨道(MO)理论,苯应描述为一种离域结构;这种观点已被普遍接受。近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个计算多环苯型烃共振能的新方法:简称BRC法。应用BRC法计算了48个稠环芳烃的的共振能。REBRC与SRT、HS—HMO、A—Ⅱ、SCF—MO等法计算的共振能之间都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1,0.9955,0.9940,0.9874。良好的线性关系也存在于REPEERC与UV吸收中的P带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