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大麦幼胚组织培养结果初步表明,两种培养基之间,两个品种之间总出愈率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类型愈伤组织诱导率却存在差异。Ⅱ号培养基中,甲、乙两种类型愈伤组织产生比例多于Ⅰ号培养基,丙型愈伤组织正好相反。因此认为Ⅱ号培养基对大麦幼胚培养中诱导出愈及生长是较理想的。啤酒大麦品种“付8”的甲型愈伤组织比例大于高蛋白品种“Hiproly”。愈伤组织和胚芽的总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较大,但规律不明显,因此很难作大麦幼胚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及分化的指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电泳分析,表明不同品种,培养基、组织器官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改进与扩大试验设计进一步探索提高出愈及分化率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8×8大麦品种双列杂交的F_1和F_2的抽穗期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1)抽穗期性状在F_1双列试验中,W_r/V_r回归系数b(0.8399)与单位斜率1无显著差异,表明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在F_2中,b=0.2768,显著不同于1,存在上位效应。去阵列8后,对F_2双列资料重新检验,发现由此获得的亚双列系统符合模型(b=0.8230).W_r/V_r分析表明,F_1与F_2世代间阵列位置有变动,但阵列2,3在两个世代中均据回归线的上部.W_r+V_r与Y_r间的相关测定均为负相关,表明抽穗期晚一般由显性基因效应控制.(2)抽穗期F_1和F_2的广义遗传力为97%与98%,狭义遗传力为87%与69%.在F_1为0.59,表明抽穗期晚为部分显性.F_2却大于1,示有超显性特点;H_2/4H_1值都小于0.25,说明全部有关座位上,平均地说,显隐性等位基因频率不相等.F_1值为负值,表明所有亲本所携带的隐性基因比显性基因要多. (3)抽穗期一般配合力效应为负向的有小将,早熟3号和永2830.特殊配合力存在较大负向优势的杂交组合中,必含小将、早熟三号和永2830三个早熟品种之一为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3.
选用八个大麦品种进行双列杂交,分析六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除每穗结实粒数外,所有性状的平均中亲优势为8一” %.依次是:单株产量一千粒重一穗长一株高一单株分蒙数.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表明存在加性和非加性遗传效应.同时也观察到亲本的平均生产力并不总是与它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 文研 究了普通大麦 (月`rd召封mvugaer L.) 中 s P ontan eu m 亚种 的 N 带 带型,并与 vl d g ar。亚种 中的栽培大麦进行 了比较,发现 两亚种 的 N 带带型 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 主 要表现 在 染色体长 短 臂 中间带数 目和 位置的不 同,而 着丝粒带是 一致的.因此两亚 种 N 带带型差 异是染色体种内多态性 的表现,N 带带型 总体 上 的一 致 性 一 定 程 度 上 反 映 了它 们 间杂交的可 亲和 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