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化学   21篇
综合类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Ag—phen─TPPS4光度法间接测定硫离子的新方法。疏离子的测定范围为0~0.14μg/mL,摩尔吸光系数ε438=5.2×105L·mol-l·cm-1。用吹气法分离环境样品中的硫离子,以三乙醇胺的氢氧化钠溶液作吸收液,测定结果与亚甲基蓝标准法一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meso-四(4-羟基-3-磺酸苯基)卟啉的显色反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Cd(Ⅱ)盐和咪唑存在下,溶液PH9.25±0.25时,在沸水浴中加热6min、Ni(Ⅱ)与T(4-HP)PS4、TritonX-100形成多合物。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用磺化四苯基卟啉作柱前衍生试剂,研究了在Hg(Ⅱ)催化下,于pH5.5时,TPPS_4与Mn(Ⅱ)、Zn(Ⅱ)、Cu(Ⅱ)的配位反应,提出了以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离子对试剂,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光度法分离和测定痕量Mn(Ⅱ)、Zn(Ⅱ)、Cu(Ⅱ)的新方法,检测下限(×10~(-9)g/mL):Mn~(2+)0.15,Zn~(2+)0.20,Cu~(2+)0.11。所确立的方法用于茶汤中锰、锌、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TPPS_4为柱前衍生试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为离子对试剂,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光度法快速分离及测定铜、钴、锰、锌的新方法。络合物和试剂在12min内出峰完毕,于425nm处进行检测,最低检测限(×10~(-3)μg/ml)为Cu0.42、Co0.28、Mn0.23和Zn0.09。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meso-四(4-羟基-3-磺酸苯基)卟啉[简称T(4-HP)PS_4]与Ni(Ⅱ)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Cd(Ⅱ)盐和咪唑存在下,溶液pH 9.25±0.25时,在沸水浴中加热6min、Ni(Ⅱ)与T(4-HP)PS_4、Triton X-100形成多元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3×10~5。Ni(Ⅱ)在0~7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锌试剂负载树脂有效地分离了干扰严重的Cu(Ⅱ),成功地测定了工业电镀废水中低含量镍。  相似文献   
6.
某些噻唑偶氮试剂分析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文[1]研究了不同分析功能团的噻唑偶氮类试剂与钯的显色反应,发现含磺酸基和羧酸基分析功能团的试剂,其灵敏度和选择性均优于含羟基分析功能团的试剂。为此,我们又合成了数种分别含有—SO3H、—COOH基分析功能团的试剂,改变噻唑基团的组分,如苯并噻唑、氯代苯并噻唑、硝...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显色剂2-(5-溴-吡啶偶氮)-5-〔(N,N-二羧甲基)氨基〕苯酚(简称5-Br-PAD-CAP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锌的最适条件,在pH9.2时,试剂和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58.4nm和564.2nm,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属高灵敏度显色剂,若以六偏磷酸钠作掩蔽剂,本方法可用于自来水和鸡蛋中痕量锌的测定,结果与AAS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11种辅助配位剂对铜离子与7种叶琳显色反应的影响.发现只有草酸、柠裸酸、邻菲咯琳和。,a'一联毗陡等对mes。一四((2-氨荃苯基)叶琳、meso一四((4一二甲氮荃苯荃)叶琳和mes子四(4-氨基苯基)叶琳与铜离子的显色反应有增敏作用,摩尔吸光系数达10‘一10'Lmol-' "cm-'.研究结果表明,增敏作用不仅与辅助配位剂的结构及其与铜配合物的表观稼定常数有关,而且还与叶琳中苯基上的取代荃及其位贵的不同有关,Cu ( I)在NH=OH "HCl存在下被还原成Cu ( 1),它和外琳及辅助配位剂形成多元混配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3,5-diBr-PADAP)是目前偶氮染料中灵敏度较高的有机显色剂之一,曾用于各种元素的测定,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人用此试剂连续测定锌、镉。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平加(Peregal O)存在下,锌、镉与3,5-diBr-PADAP的显色反应,发现在此体系中Zn-3,5-diBr-PADAP,Cd-3,5-diBr-PADAP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接近,显色反应的最佳酸度范围也基本一致,根据吸光  相似文献   
10.
芳醛上的取代基对卟啉的合成及其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莉红  汤福隆 《分析化学》1993,21(6):665-668
笔者合成了10种非水溶性卟啉和7种水溶性卟啉,并作一些规律性的探讨。研究表明,芳醛上取代基不同对卟啉的合成、磺化和试剂的离解平衡等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