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3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聚氨酯脲-丙烯酸酯水分散液的粒径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研究了羧基含量、异氰酸酯指数([ - NCO]/[ - OH]) 、聚氨酯脲与聚丙烯酸酯组成比(PUU/PA) 以及一系列制备工艺因素对聚氨酯脲—丙烯酸酯(PUA) 水分散液粒子尺寸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羧基含量和PUU/PA 组成比增大或异氰酸酯指数减小都会导致分散液粒径减小;PUA 中PA 含量越大,PUA 水分散液粒子形态越不规整;工艺因素如搅拌强度、升温速率等对PUA 水分散液粒子尺寸及形态的影响不符合传统乳液聚合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金峤  周晶  景浩 《计算力学学报》2005,22(4):482-488
研究了基于离散变结构控制算法的考虑控制延时影响的相邻建筑结构体系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的基本设计和计算方法。首先,建立了相邻结构体系的力学模型及连续运动状态方程,并将其离散化成标准离散状态方程形式。其次,简要地讨论了离散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包括切换平面的选择及离散趋近率的构成.最后,应用本文方法对主楼12层,裙房5层的实例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不仅能有效抑制相邻结构地震反应的鞭梢效应,而且在控制延时存在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系统的减震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生物活性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其功能改变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同步荧光光谱、自由基清除方法(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槲皮素在水、二甲基亚砜和乙醇三种不同溶剂中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其对槲皮素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槲皮素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与动态并存的复合猝灭方式,相互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三种溶剂中,牛血清白蛋白与槲皮素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水>二甲基亚砜>乙醇,结合距离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二甲基亚砜>水。根据结合距离的大小可知,结合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水>二甲基亚砜>乙醇。在三种溶剂中牛血清白蛋白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同时参与与槲皮素的相互作用。未结合及结合牛血清白蛋白的槲皮素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为30%,未结合及结合牛血清白蛋白的槲皮素与ABTS自由基清除率相比,由80%显著降低到70%。三种溶剂对未结合及结合牛血清白蛋白的槲皮素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聚氨酯脲—丙烯酯酯水分散液的粒径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羰基含量、异氰权酯指数(〖-NOO〗/〖-OH〗、聚氨酯脲与聚丙烯酸酯组成比(PUU/PA)以及一系列制备江艺因素对聚氨酯脲-丙烯酸酯(PUA)水分散液粒子尺寸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羰基含量和PUU/PA组成比增大或异氰酸酯指数减小都会导致分散液粒径减小;PUA中PA含量越大,PUA水分散液粒子形态越不规整;工艺因素如搅拌强度、升温速率等对PUA水分散液粒子尺寸及形态的影响不符合传统乳液聚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乙二胺 (EDA)和水作为扩链剂制备了聚氨酯脲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UA)水分散液 .借助DSC、DMA、FTIR研究了扩链剂对PUA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EDA扩链体系中 ,虽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和聚酯软段以及扩链剂与异氰酸酯生成的硬段均有一定程度的相容性 ,但由此合成的PUA仍具有多相结构 ;水扩链体系只有一个较宽的二级转变区 ,各相之间有较大程度的混合 .由EDA扩链合成的PUA在耐溶剂、耐水性及拉伸强度等方面优于水扩链体系 .两种扩链剂体系所得PUA的性能差异 ,主要与二者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的脲键密度不同 ,导致不同的微相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