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力学   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运动副摩擦参数的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粘性 库仑摩擦模型建立了单自由度回转机械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分别从时域和频域角度提出了两种识别运动副摩擦参数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较高信噪比下均能有效地辨识出库仑摩擦和粘性摩擦参数,其中频域法比时域法具有更高的参数估计精度。对电机驱动的单自由度转动机械系统实验装置的运动副建立了相应的摩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条件下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库仑和粘性摩擦参数具有较好重复性,从而验证了本文参数辨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机械系统中摩擦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摩擦现象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合理地解决机械系统中摩擦环节尤其是非线性摩擦环节的制约问题 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由于摩擦的复杂性, 很难从机理上获得其准确唯一的数学模型, 迄今已提出的摩擦模 型有数十种. 鉴于目前机械系统中摩擦建模的发展状况, 首先描述了几种重要的摩擦现象, 如库仑摩擦、黏性 摩擦、Stribeck效应、预滑动摩擦、可变的静态摩擦力和摩擦记忆效应等. 其次, 系统地介绍了几种较为重要的、 常用的摩擦模型, 包括6种静态摩擦模型和7种动态摩擦模型, 并对每一种模型的构成, 特点和适用范围等 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 比较而言, 静态摩擦模型结构简单, 参数辨识容易, 但是无法描述摩擦的动态特性, 动态摩擦模型能够比较全面的描述摩擦现象, 但结构复杂, 参数辨识难度较大. 再次, 简要概述了摩擦建模 对机械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以及在高精度定位系统的控制中的作用. 最后, 针对当前机械系统中摩擦建 模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几点展望. 为今后摩擦模型的选用和新摩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技术从单稳态系统发展到多稳态系统,拓宽了响应频带,增大了输出电压,能够获得较好的发电性能.以附加线性振子的双稳态电磁式振动能量捕获器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势阱深度对双稳态系统发电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最优发电性能下的势阱深度,研究了双稳态系统结构参数中质量比与调频比对系统发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结果说明,在外部激励频率为低频时:势阱深度较大时,双稳态系统的振子只能在一个阱内发生小幅振动运动;当势阱深度小到一定程度时,双稳态系统的振子跨过势垒在两个阱间内发生大幅混沌运动或周期运动,其优于小幅振动运动时的平均输出功率.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双稳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发电性能下的最优质量比、调频比以及阻尼比参数.  相似文献   
4.
某重型车床横向进给系统传动刚度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给伺服系统的性能对数控机床的跟踪及定位精度、加工表面质量等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某重型车床的横向进给系统,综合考虑了轴的扭转刚度、齿轮的啮合刚度、丝杠螺母副接触刚度和丝杠支承轴承的轴向刚度等因素,建立了等效单自由度力学模型,分析刚度因素对工作台输出行为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中间传动链各个刚度环节对工作台综合刚度的贡献量,找出了传动链的刚度薄弱环节。现场实验测试了工作台不同进给位置下的临界爬行速度,得到了临界爬行速度与丝杠的轴向刚度的关系,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所得结论为该重型车床横向进给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标准物质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本文介绍了检测中使用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分别在盲样测试、期间核查和质量控制图应用方面提出了使用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的三种方法,并通过在实验室获得的检测数据对上述应用方法作了实例说明,对检测实验室应用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Depth from focus(DFF) is a technique for estimating the depth and three-dimensional(3D) shape of an object from a multi-focus image sequence. At present, focus evalua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DFF technology will always cause inaccuracies in deep map recovery from image focus.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behind this issue. The first is that the window size of the focus evaluation operator has been fixed. Therefore, for some pixels, enough neighbor information cannot be covered in a fixed window and is easily disturbed by noise, which results in distortion of the model. For other pixels, the fixed window is too large, which increases the computational burden. The second is the level of difficulty to get the full focus pixels, even though the focus evaluation calculation in the actual calculation process has been completed.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an adaptive window iter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enhance image focus for accurate depth estimation. This algorithm will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window size based on gray differences in a window that aims to solve the fixed window problem.Besides that, it will also iterate evaluation values to enhance the focus evaluation of each pixe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model quality has show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daptive window iteration algorithm.  相似文献   
7.
利用流体动能能量发电为微电子器件供电已逐渐成为非线性振动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永磁铁产生非线性回复力,将非线性回复力引入到悬臂梁压电能量捕获装置中,提出了一种三稳态尾流驰振能量压电发电装置,获得力学模型及系统控制方程,获得了三稳态系统的稳定和不稳定平衡点表达式,给出了发电系统存在三稳态运动时的结构参数的取值范围。重点研究了等平衡点不同势阱深度、等势阱深度不同平衡点位置对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及发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平衡点条件下浅阱系统的起振折合流速更低、发电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