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4篇
力学   1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传统导体的载流子是电子或空穴,但在具有一维链式结构的聚合物中电子已不是导电的载流子。由液体介质流动形式——"孤波"导出的孤子,以及由孤子和反孤子组成的极化子是导电聚合物除电子外的载流子。极化子和孤子流动所需要的能量比电子流动所需的能量小,所以首先启动的"载流子"不是电子,而是极化子和孤子。  相似文献   
2.
3.
通过溶液成膜法制备了聚氯乙烯-聚乙烯醇(PVC-PVA)复合多孔膜,从聚合物混合焓及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PVC和PVA两者之间的相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量仪及平板超滤膜测试仪等分析了复合多孔膜的孔形貌、亲水性、过滤性能及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PVC-PVA复合体系中,大分子之间可形成氢键及偶极相互作用,混合焓随PVA在聚合物中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PVC-PVA总体上为部分相容.与纯PVC膜相比, PVC-PVA复合多孔膜断面的“指状孔”特征减弱,而“海绵孔”特征增强,且纯水通量增大、耐污染性能改善、力学韧性增强.当PVA在聚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9%时,复合多孔膜的纯水通量是纯PVC膜的4倍,对PEG100000的截留率为80%,强度为3.5 MPa,断裂伸长率为26%,在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水下爆炸导致舰船结构毁伤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大变形流固耦合过程,高精度的流固耦合计算是获得高置信模拟结果的关键。基于浸没边界思想,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大变形壳理论的流固耦合数值方法,可精确刻画流固耦合界面并高效求解流固界面约束方程。基于该方法,本文提出了完整的适用于水下爆炸舰船结构毁伤的大变形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案,并基于大规模并行编程框架,研发形成适用于舰船结构毁伤的流固耦合大规模并行计算软件。与泰勒平板理论解和水下爆炸结构冲击响应实验数据等进行对比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模拟大变形流固耦合工程问题,具备较高数值求解精度。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水下爆炸整船结构毁伤过程大规模数值模拟。该方法可有效应用于舰船毁伤等级评估,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的共混比例、不同的结晶温度下对不相容PHBV/PS、PHBV/PMMA结晶/非晶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做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当PHBV含量为75wt%时,共混体系仍然和纯PHBV一样生成环带球晶;而当PHBV含量为50wt%时,共混体系在略低于非晶组分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呈现花瓣状的球晶形貌;当PHBV含量为25wt%时,PHBV/PS体系出现不规则的晶体形貌,而PHBV/PMMA体系在偏光显微镜下没有观察到晶体.在这种不相容共混体系中,非晶组分的分散状态以及共混比例对共混体系中PHBV环带球晶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非晶组分对PHBV球晶的片晶前端生长的影响是形成花瓣状球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