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力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理想沙坝沟槽型地形,采用Boussinesq相位解析水动力模型模拟了沙坝沟槽地形下裂流的形成过程,着重分析了沙坝沟槽地形对入射波波高、周期、浪向、地形粗糙程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裂流的强度与入射波波高、入射波周期成正比;与入射波角度和地形粗糙程度成反比.波高及周期的增大会在沙坝靠岸侧堆积大量的水体使得该处的流场分布变得复杂.当入射波的角度增大时离岸流将转换为沿岸流,其强度也将减小.地形摩阻系数的增大使得裂流的延伸距离及沟槽处的流速减小,但其分布宽度变大.以上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沿岸沙坝沟槽地形的裂流形成机制及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Herschel-Bulkley流变理论建立表征粘塑性泥石流滑坡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求解非剪切层与剪切层的质量和动量平衡过程,计算滑体失稳与滑动过程中不同时刻滑坡体厚度的变化特性.在传统的非线性浅水波方程中计及底面运动边界条件,发展可用于模拟海底滑坡激发海啸的生成、传播和爬高淹没过程的数值模型.复演了1998年巴布亚新几内亚滑坡海啸,结合实测数据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针对我国南海的白云滑坡和文莱滑坡可能存在的大规模滑坡,分别模拟计算了白云滑坡体积为50 km3和100 km3、文莱滑坡体积为1200 km3的滑坡演化过程,及其引起的滑坡海啸.根据计算得到的南海滑坡海啸的最大波幅分布和近岸的波面时间序列,分析了南海潜在的滑坡海啸传播演化规律和对我国近岸的灾害性影响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