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晶体学   2篇
物理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微波水热时间对CuS微晶形貌及光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波水热法,以Cu(NO3)2·3H2O和SC(NH2)2为原料,在无模板剂的条件下,对靛铜矿CuS微晶进行了形貌的可控制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分别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波水热条件下,反应温度为150℃时,反应时间仅为5 min即可得到CuS微晶,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物的结晶性逐渐提高,同时其形貌由纳米片形成的花球形逐渐转变为卷曲的棒状结构.所制备的CuS微晶具有较强的可见光吸收特性,同块体材料相比有明显的红移,其光学禁带宽度显著降低.此外,伴随产物形貌随时间的变化,其禁带宽度也发生相应改变,表明通过改变微波加热时间(10 ~40min),可对所得产物的光学性质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编码孔径三维成象技术在射电天文、雷达、X射线成象、γ射线成象及核子成象等领域获得迅速发展.由于它是在那些至今尚未获得有效相干源的波段中实现全息记录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层析诊断、无损探伤、核反应堆监测等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的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四硫富瓦烯(Tetrathiafulvalene,TTF)衍生物的设计合成、超分子组装、组装材料的物理性能研究及其在有机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在本文中,我们简略综述硫原子桥联芳基取代/稠合四硫富瓦烯衍生物(Ar-S-TTF)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高效合成、电化学及光学性能研究、分子的结构特征/空间堆积方式,以及此类分子与球形原子簇(富勒烯、杂多酸)之间的超分子组装及组装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LaCl3.7H2O和Na2S2O3.5H2O为前驱物,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La2S3微晶,研究了溶液pH值对产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以及室温光致发光光谱(PL)对La2S3微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溶液pH值为3~8时,产物物相为β-La2S3;La2S3微晶为由纳米片自组装的结构;所制备的La2S3微晶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特性;La2S3微晶在紫外光的激发下有较好的蓝绿光发射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