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物理学英语里的“物理学”(physics)一词源于古希腊词语“Фνδικη”,最早见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  相似文献   
2.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是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个近代物理实验,实验中所采用的迈克尔逊干涉仪是迈克尔逊为了研究“以太”漂移而设计和制造的精密光学仪器,主要用来测量光波波长、光源相干长度等各种微小量。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结果意味着经典物理时空观的终结和全新的现代物理时空观的建立,今天人们重新认识该实验,对理解其优美的设计思想和精湛的实验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空气质量指数预测可以为企业和社会工作提供指导.灰狼优化算法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但是在后期迭代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针对灰狼优化算法的缺点,对其全局优化能力进行了改进,并用改进的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SVR)的参数进行寻优,建立了MGWO-SVR预测模型.最后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太原市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用MGWO-SVR模型和SVR模型对太原市的空气质量指数进行了预测拟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MGWO-SVR模型可以有效预测空气质量指数,并比SVR模型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Michelson干涉仪式光纤空气声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杰  李芳  肖浩  刘育梁 《光子学报》2009,38(5):1114-1117
介绍了一种用于直升机等低空目标探测的光纤空气声传感器.该传感器基于光纤Michelson干涉仪的原理,结合弹性盘片的应力应变理论分析和光纤粘接的工艺设计,采用相位载波解调技术进行信号解调.对比实验测试验证了这种声音探测技术可行性.传感器理论灵敏度为2.38 rad/Pa,实测灵敏度为1.5 rad/Pa,采用PGC相位解调理论最小可探测的最小声信号为6.7 μPa,即9.5 dB.传感器在20~300 Hz范围内响应基本平坦.结合声音传播规律分析并肯定其在实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气体放电中产生了一种由放电丝自组织形成的复杂结构等离子体光子晶体。该晶体结构由许多四边形的晶胞组成,每个晶胞包括大点、两种不同的小点和线,分别对应粗等离子体柱、两种细等离子体柱和等离子体片。采用发射光谱法,对不同位置处的等离子体状态进行了研究,对比了其电子密度和分子振动温度。具体方法是通过氩原子696.54 nm(2P2→1S5)的发射谱线测量谱线展宽进而对比电子密度,通过氮分子第二正带系(C3ΠuB3Πg)的发射谱线计算分子振动温度。结果发现:四种不同位置的等离子体具有不同的电子密度和分子振动温度,即它们各自处于不同的等离子体态。电子密度按照降序排列顺序依次为:中心粗等离子体柱四周的细等离子体柱、粗等离子体柱、边缘处的等离子体片、等离子体片交叉点处的细等离子体柱;分子振动温度的变化趋势与电子密度相反。由于等离子体电子密度不同,对光的折射率也不同,因此在该晶体结构中,粗等离子体柱、两种细等离子体柱以及等离子体片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它们和周围未放电的区域自组织形成具有五种折射率的复杂结构等离子体光子晶体。该等离子体光子晶体易于产生,具有结构多样、分析简单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用于直升机等低空目标探测的光纤空气声传感器.该传感器基于光纤Michelson干涉仪的原理,结合弹性盘片的应力应变理论分析和光纤粘接的工艺设计,采用相位载波解调技术进行信号解调.对比实验测试验证了这种声音探测技术可行性.传感器理论灵敏度为2.38 rad/Pa,实测灵敏度为1.5 rad/Pa,采用PGC相位解调理论最小可探测的最小声信号为6.7 μPa,即9.5 dB.传感器在20~300 Hz范围内响应基本平坦.结合声音传播规律分析并肯定其在实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向两种金属酞菁的混合物添加一定量的硫粉,在800~950 ℃裂解合成了大面积的直立碳纳米管。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拉曼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观察和表征,结果显示:所合成的碳纳米管(直径为15~35 nm,长度为200~800 nm)管身平直,具有很好的石墨化程度,且杂质很少。采用两种金属酞菁((M(Ⅱ)Pc, M=Fe, Co))进行混合裂解时,既可以提供碳源,而且可以产生相当均匀的催化剂颗粒,有利直立碳纳米管的沉积。这种将两种酞菁进行固相混合裂解的方法,相当安全高效,有利于大规模生产直立碳纳米管。  相似文献   
8.
CVD方法生长平面和曲面块状多晶硫化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成功地生长出硫化锌多晶红外光学材料.加工后的成品多晶硫化锌尺寸为直径150mm,厚度为6mm;既有曲面的整流罩,又有平面窗口,蒸镀多层防反膜.由于采用了自制的活性硫化氢为原料,以及较好的工艺生长条件,生长的硫化锌红外光学材料长波透射比达到理论值75;.镀多层防反膜以后,中、长红外波段透过率均有所提高,但镀膜技术还有待改进.文中对硫化锌的透过曲线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我们生长的硫化锌杂质较少,是红外透过率高的原因.文中还测试了硫化锌的其它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以Ce(SO4)2进行了酯化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比其它类型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反应活性,通过Ce4 阳离子进行层间取代增大了层柱粘土催化剂的L酸及B酸位的数量和强度,酯化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受到Ce4 的诱导作用,进而造成L酸位向B酸位转换(B酸为主),导致催化剂表面产生较强的B酸酸强度.pH值测定提供了有力支持,结果表明:只有B酸位大于70%,并且在加人层柱粘土催化剂后乙二醇单烷基醚溶液pH值小于1时,在50~150℃的温度范围内才有良好的酯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活性实验表明了层柱粘土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XRD也表明了新鲜的和重复使用的催化剂组成和晶相一样;同时对反应动力学作用用积分法进行研究,提出了这类反应本质的一般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