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7篇
晶体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改善铜原子在奥氏体晶界处的偏析,探究稀土夹杂物对钢中残余铜元素析出的影响,采用二维错配度理论,对稀土夹杂物成为钢中ε-Cu异质形核核心的有效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ε-Cu的(111)面与Ce_2O_3的(0001)面和La_2O_3的(0001)面二维错配度分别为6.7%和7.9%,与Ce_2O_2S(0001)面上的二维错配度为8.8%,即Ce_2O_3,La_2O_3和Ce_2O_2S均可以作为ε-Cu的中等有效形核核心;而CeS的(100)面与ε-Cu(100),(110)和(111)面的二维错配度分别为50.3%,27.2%和31.1%,说明CeS不能作为ε-Cu的异质形核核心。  相似文献   
2.
1-(2-氯-4-吡啶基)-3-苯基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氨基吡啶;氯吡啶基苯基脲;1-(2-氯-4-吡啶基)-3-苯基脲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借助Fe-C二元系在5.7 GPa高压下等压相图提供的有关相平衡信息,以及石墨相Gra.和液相Liq.之间的介稳平衡信息,主要对以Fe作溶剂,以石墨为碳源,在高温高压下获得人造金刚石的主要工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Dia.+Liq.两相平衡区里引入石墨相,则引发Gra.→Dia.+Liq.析液反应过冷转变.这种转变是以三相定态反应链模式实现的.这种模式可以是等温的,亦可以呈一定温度梯度,分别对现行的一次性形核长大工艺和温度梯度法由籽晶/籽晶群同质外延工艺进行热力学分析和评述,并给出转变的指向和限度.分析结果还表明:在三相定态反应链模式下,人们通常所谓的包裹物都是液相卸压降温后的转变产物.本文的分析方法也适用于Fe-C体系、Ni-C体系和Fe: Ni成分比约为5:5~7:3范围内的Fe-Ni-C体系.  相似文献   
4.
铈对低铬铁素体不锈钢晶粒和碳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冶炼不同铈含量的低铬铁素体不锈钢, 锻造后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制度进行热处理,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其组织. 实验结果表明: 铈可抑制试验钢的静态再结晶, 提高再结晶温度, 细化晶粒, 晶粒平均尺寸由50 μm下降到19 μm;添加铈后不锈钢中的碳化物更细小、弥散. 分析其机理: 固溶铈在晶界的偏聚可起到对晶界的拖拽作用, 降低晶界的迁移速度, 影响再结晶行为;碳化物容易在晶界析出, 细晶造成晶界增加, 使得碳化物更细小、弥散.  相似文献   
5.
程潜  李长荣 《合成化学》1997,5(1):97-101
报道了以9,10-菲醌为起始原料,通过在碱性条件下重排,再经过氯化、酯化及N杂环取代反应,合成了20个新的含氮杂环芴-9-羧酸酯类似物,其结构经IR,^1H NMR及元素分析所证实。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合成的新化合物的抗霉菌生物活性进行了简单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测定了残余元素锡、锑对GCr15钢热塑性的影响,以及镧对残余元素的作用。用SEM及EDS观察研究了实验钢的断口形貌及在断裂处形成的夹杂物。结果表明,随着残余元素含量增加,GCr15钢的热塑性降低,镧可以与钢中较低含量的锑形成化合物,稀土元素可以降低残余元素对轴承钢热塑性的危害。实验还研究了镧对原奥氏体晶粒、变形后再结晶晶粒大小以及对淬火组织的影响,镧能细化变形后的晶粒大小以及随后的马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7.
对H13热作模具钢进行了Ce元素处理,配合等温球化热处理工艺,开展了对H13钢等向性能的研究。采用JBN-300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对冲击韧性进行了检测,采用MICROHARDNESS TESTER HV-1000显微硬度仪对显微硬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随Ce含量的增加,H13钢的横、纵向力学性能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Ce含量为0.05%时钢的等向性能有大幅提高且达到最大值91.10%;Ce元素对显微硬度影响不大;添加Ce元素钢的等向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含钒6%的中铬白口铸铁的组织进行了分析,采用恒电流电解的方法提取了铸铁中的碳化物相,用XRD进行了物相分析,分析得出含钒中铬白口铸铁组织中的共晶碳化物为M7C3型碳化物,而弥散分布的黑色颗粒是MC型碳化物.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对所研究的Fe-Cr-V-C体系进行了相平衡计算,绘制了含铬7.5%、含钒6%的Fe-Cr-V-C体系垂直截面图,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