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2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旸晖  郝翔  史召邑  帅少杰  王乐 《物理学报》2015,64(15):154214-154214
大数值孔径光学系统表面光线的入射角较大, 会导致薄膜的偏振分离, 诱发偏振像差, 影响光学系统的聚焦特性. 本文利用矢量光衍射理论, 建立了光学薄膜各参量与光学系统聚焦光场的模型. 利用该模型分析了线偏振光入射时, 光学薄膜对光学系统聚焦光斑的扰动. 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应用了不同约束条件下得到的光学薄膜对最终聚焦光场的影响, 确定了减小薄膜扰动光学系统光斑的设计方法, 即额外添加透射率差和位相差的约束条件, 并且适当增加位相差约束的权重. 利用该方法优化设计的薄膜, 相比于普通减反膜而言, 对系统聚焦光场中心强度的提升可达约12.5%.  相似文献   
2.
LaNi5晶体表面态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团簇埋入自洽计算法"对LaNi5晶体表面进行了全电子、全势场、自旋极化的从头计算.在原子纵向坐标充分弛豫的条件下,得到处于最低基态总能量下LaNi5晶体的非平整表面空间结构及其电子结构.LaNi5晶体最表面La原子向外凸出,Ni原子向里收缩,凹凸不平的表面层增加了表面原子与氢原子的接触面积;而表面层的有效体积增大了约9%,有利于氢原子的进入.LaNi5晶体表面态的费米能量大大高于体材料的费米能量.在费密面上主要是Ni的3d电子,价带未填满,显示金属性.LaNi5晶体表面第一、第二层有1.15个电子从La原子向Ni原子转移,这两层有反向的微小自旋磁矩,从而使表面显示顺磁性.得到了LaNi5晶体表面的价带电子态密度.用过渡态方法计算了LaNi5晶体表面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势.所有计算结果显示:LaNi5晶体表面的性质与体性质显著不同,而与氢化物LaNi5H7的性质非常相近.这说明LaNi5晶体的表面结构有利于氢原子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林少杰  郑浩平 《物理学报》2005,54(10):4680-4687
用“团簇埋入自洽计算法”对LaNi5晶体表面进行了全电子、全势场、自旋极化的从头计算. 在原子纵向坐标充分弛豫的条件下,得到处于最低基态总能量下LaNi5晶体的非平整表面空间结构及其电子结构. LaNi5晶体最表面La原子向外凸出,Ni原子向里收缩,凹凸不平的表面层增加了表面原子与氢原子的接触面积;而表面层的有效体积增大了约9%,有利于氢原子的进入. LaNi5晶体表面态的费米能量大大高于体材料的费米能量. 在费密面上主要是Ni的3d电子,价带未填满,显示金属性. LaNi5晶体表面第一、第二层有1.15个电子从La原子向Ni原子转移,这两层有反向的微小自旋磁矩,从而使表面显示顺磁性. 得到了LaNi5晶体表面的价带电子态密度. 用过渡态方法计算了LaNi5晶体表面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势. 所有计算结果显示:LaNi5晶体表面的性质与体性质显著不同,而与氢化物LaNi5H7的性质非常相近. 这说明LaNi5晶体的表面结构有利于氢原子的吸收. 关键词: 5')" href="#">LaNi5 表面 电子结构 团簇埋入自洽计算法  相似文献   
4.
Stachartone A (1), a novel phenylspirodrimane dimer, was isolated from cultures of the tin mine tailings-associated fungus Stachybotrys chartarum. Its structure was elucidated by means of spectroscopic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compound (1) was tested for its cytotoxicity against five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相似文献   
5.
Liu  Hong-Ju  Tian  Wan-Lu  Wang  Xiao-Yue  Lei  Tong  Li  Pei  Xu  Guo-Yong  Li  Chao  Zhang  Shao-Jie  Wang  Fu-Zhou 《高分子科学》2023,41(6):905-914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 Branched polyolefins with controllable topology structures were generated from the chain-walking (co)polymerizations of ethylene, 1-pentene (1P) and 2-pentene...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化学动力学模拟软件Tenua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步骤,并结合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将其应用于常见的0、1、2级反应动力学曲线,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气相可逆反应动力学等内容的教学中.Tenua的应用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动力学中反应速率及其方程表达的理解,还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升了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对反应动力学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俞哲  张芝涛  于清旋  许少杰  姚京  白敏冬  田一平  刘开颖 《物理学报》2012,61(19):195202-195202
在介质阻挡放电体系中产生辉光放电可以有效的提高放电体系产生高能电子的性能, 为等离子体化学反应提供更加丰富的活性粒子.本文对针-板介质阻挡放电体系下的放电模式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放电正负半周期表现出不同的放电模式, 激励电压为3 kV时放电正负半周期分别为微流注放电和电晕放电(或者Trichel脉冲放电),激励电压为6 kV时放电正负半周期分别为微流注放电和微辉光放电.微辉光放电形貌具有与典型辉光放电相同的分层次放电结构, 分析了激励电压6 kV时的放电过程,认为足够强的阴极电场强度和裸露针状电极形成的有效的二次电子发射过程是形成微辉光放电的主要因素,绝缘介质层的存在避免了微辉光放电向弧光放电过渡.  相似文献   
8.
光散射法研究丙烯酸十八酯和苯乙烯微乳液 共聚机理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十六烷基溴化吡啶/叔丁醇/15%丙烯酸十八酯和苯乙烯/水体系的O/W微乳液中,使用动态光散射法,研究其中两种单体共聚反应的成核机理。结果表明,聚合过程中乳胶粒成核位置主要在增溶胶囊的单体微珠中,乳胶粒主要依靠单体微珠不断提供单体而长大。  相似文献   
9.
Homogenous complexation of water-soluble polymers with chemically complementary structures in aqueous media has recently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1]. It is known that such macromolecules in solution can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resulting in excluded volumes and ordered structures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soluble intermacromolecular complexes[2]. Therefore, such systems may possess unique propertie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and there are many potenti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0.
激光诱导沉积银膜制备新型光纤SERS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激光诱导沉积的方法直接在光纤端面沉积了银纳米膜,并用SERS光谱监测了这一沉积过程,在光纤端面上生成的银膜出现了“年轮”状宏观形貌,这种形貌与激光在光纤中的干涉与衍射条纹分布相一致,证明了这种现象是由激光诱导反应引发的. 结合实验结果进一步讨论了银纳米膜的形成机理. 在光纤上沉积的银纳米膜作为光纤SERS传感器的基底与其它制备基底的方法比较也具有实验操作简便,耗时短,重现性好,SERS增强效果强等诸多优点,是一种非常好的制备光纤SERS传感器基底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