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化学   3篇
力学   20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国际深空探测轨迹设计大赛简介 太阳系中存在很多小行星,它们有着丰富的稀有金属资源,同时,一些近地小行星对地球的安全存在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行星视线矢量的火星探测光学自主导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文  宝音贺西  李俊峰 《力学学报》2012,44(6):1075-1078
结合我国即将开展的自主火星探测计划,研究了航天器在火星探测巡航过程中利用小行星进行光学自主导航的整个过程. 根据巡航段的设计轨道,给出了导航小行星的筛选条件并筛选出可用于实际任务的导航小行星序列. 将自主导航的数据弧段长度设定为30d,数据观测周期为5d. 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滤波算法,当数据弧段长度为30d时,导航计算的位置误差在100~400km变化,速度误差不超过0.25m/s.   相似文献   
3.
针对不同已知条件,分别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和遗传算法确定了高超声速飞行器 周期巡航的条件. 并且用胞映射法计算得到周期巡航不动点的吸引域. 结果表明,只要满足 特定条件,高超声速飞行器就可实现周期巡航,且巡航初始值可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小行星捕获对研究行星起源、地球生命来源、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和开采行星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现有的推进器能力不足,小行星捕获任务中优化小行星捕获所需要的速度增量是任务成败的关键。本文分别从利用引力辅助轨道优化、连续小推力轨迹优化、小行星捕获任务轨道优化设计及小行星临时捕获等4 个方向介绍小行星捕获轨道优化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现状。基于对上述研究现状的分析,尝试展望小行星捕获轨道优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 Based on the exponential law of narrow beam γ ray and calculus principle, a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del for sourceless efficiency calibration...  相似文献   
6.
Journal of Radioanalytical and Nuclear Chemistry - High sensitivity analytical techniques, such as ICP-MS, MIP-AES, XRF etc., in rare earth hydrometallurgy, have drastically developed products...  相似文献   
7.
We discuss when two rational functions f and g   can have the same measure of maximal entropy. The polynomial case was completed by Beardon, Levin, Baker–Eremenko, Schmidt–Steinmetz, etc., 1980s–1990s, and we address the rational case following Levin and Przytycki (1997). We show: μf=μgμf=μg implies that f and g   share an iterate (fn=gmfn=gm for some n and m) for general f   with degree d≥3d3. And for generic f∈Ratd3fRatd3, μf=μgμf=μg implies g=fng=fn for some n≥1n1. For generic f∈Rat2fRat2, μf=μgμf=μg implies that g=fng=fn or σf°fnσf°fn for some n≥1n1, where σfPSL2(C)σfPSL2(C) permutes two points in each fiber of f. Finally, we construct examples of f and g   with μf=μgμf=μg such that fn≠σ°gmfnσ°gm for any σ∈PSL2(C)σPSL2(C) and m,n≥1m,n1.  相似文献   
8.
9.
太阳帆日心悬浮轨道附近的相对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悬浮轨道附近的编队飞行问题,推导了悬浮轨道附近的相 对运动方程. 由于编队太阳帆之间的距离与帆到太阳的距离的比值为小量,将相对运动方程 在悬浮轨道附近线性化,得到了线性化方程. 基于该线性化方程,考虑了悬浮轨道附近的几 种编队控制方法,只需通过调节太阳帆的姿态来进行简单的控制. 其中包括一种被动编队控 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具有实现简单、稳定区域大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最后基 于非线性方程对每种编队策略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数值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实现编 队.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叶,美国星座计划、欧洲曙光计划以及中国嫦娥工程计划的相继提出,彻底拉开了人类重返外太空的序幕,载人登月也被赋予了全新的涵义和使命.探测内容的多样化,轨道设计的复杂精细化,宇航员安全保障的突出化,进一步加大了载人登月工程任务设计的复杂度与难度.文中分别从载人登月轨道整体、地月转移轨道、空间交会对接以及全月面到达这4个方向介绍载人登月当前研究进展与现状,并列举了各研究领域的相关热点问题.基于对上述研究现状的分析,尝试展望了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