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以氧杂蒽酮或二苯甲酮为引发剂 ,通过紫外光引发表面接枝聚合的方法在聚丙烯薄膜表面引入了具有温度敏感特性的聚异丙基丙烯酰胺 (PNIPAAm)接枝聚合物层 .提高紫外光强度和接枝反应温度均有利于接枝率增大 ,而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存在最佳值 ,为 0 1 8mol L .在引发剂预浸渍引发接枝和休眠基引发接枝这两种方式中 ,后者能够实现更高的接枝率 .红外光谱 (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化学分析 (ESC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等对接枝层组成的表征结果证实了接枝层的存在 .在不同温度下 ,接枝膜的FTIR谱图中酰胺I带和酰胺II带特征吸收峰发生位移 ,表明它具有温度敏感特性 .同时 ,SEM研究发现由于接枝膜的温度敏感特性而导致的球状表面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2.
紫外光引发LDPE膜接枝含氟丙烯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紫外光引发表面接枝聚合反应的方法 ,把含氟丙烯酸酯单体R 5 6 1 0引到LDPE薄膜上 .对经丁酮抽提后的接枝膜进行FTIR、ESCA、SEM和DSC等表征 ,证实含氟聚合物以化学键的方式接枝在LDPE基体膜上 .在一定范围内 ,增加紫外光强、引发剂和单体浓度以及反应温度等均有利于提高接枝率 .经计算R 5 6 1 0的紫外光引发接枝聚合反应总活化能为 5 4 2kJ mol.接枝膜的接触角随着接枝率的提高逐步增大 ,直至趋于恒定 .作者提出接枝膜存在一个在接触角测定时影响基体膜与探测水滴相互作用过程的边界层 .当接枝率较低、接枝层厚度小于边界层临界厚度时 ,基体LDPE影响接触角的大小 ,但随着接枝率提高 ,接枝层逐渐变厚 ,氟聚合物层对接触角的贡献逐渐占优势 ,导致接触角随之增大 .当接枝率超过一定值以后 ,接枝层厚度超过边界层临界厚度 ,接枝层对接枝膜的接触角起全部贡献 ,接触角测定值随之稳定  相似文献   
3.
PET表面接枝偶氮聚合物和光致取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一种丙烯酸酯类含芳香族偶氮生色团的单体ANB .以二苯甲酮为引发剂 ,采用固相紫外光接枝方法将上述单体接枝到聚酯 (PET)膜的表面 ,得到了一种具有光响应性的接枝膜 .通过SEM研究了接枝膜的表面和断面的形貌 ,观察到偶氮接枝层均匀地覆盖了PET表面 ,接枝层厚度约 0 4μm .研究发现 ,当使用488nm的线偏振激光照射接枝膜时 ,偶氮生色团通过快速的顺反异构化反应在垂直于偏振光极化方向上发生取向 ,得到了具有光学各向异性表面的PET接枝膜 .接枝膜的取向是一个快速过程 ,取向有序度参数在 2min时即达到最大值 ,为 0 0 6左右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的水质状况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当前世界上的清洁水资源越来越紧缺.水的处理和净化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研制一种经济、简便、实用的水处理的材料具有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吸水率和接触角测定研究了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PNIPAAm)接枝膜的温度敏感特性 .尽管非交联型接枝膜和交联型接枝膜的吸水特性没有显著差别 ,但是交联组分的引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接枝膜的失水趋势 ,同时也有利于接枝膜亲水性的提高 .对接枝膜进行接触角研究发现 ,在某临界温度以下 ,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表征了探测水滴与膜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为了消除接触角测定过程中水份蒸发造成的影响 ,建立了接触角修正算法和修正经验关系式 ,并发展了一种适合于温度敏感性接枝膜LCST测定的变温实时接触角测定方法 .提出了接枝膜与水滴相互作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的模型 ,并得到交联型PP接枝膜表面性能发生明显变化的临界接枝率为 0 6mg cm2 左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