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化学   13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京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悠久历史的大学,创办于1898年。1913年北京大学理科设立化学门,1919年改称化学系。19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长沙合为临时大学一年之后,迁往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亦随之合并。1946年北大复校,恢复北大化学系。全国解放后,经  相似文献   
2.
二价铕激活的Ba1-xCaxFCl体系及其发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Ba1-xCaxFCl:Eu体系及其发光。从差热分析相图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在Ba1-xCaxFCl体系中存在着Ba0.5Ca0.5FCl这个物相。Ba1-xCaxFCl:Eu体系在X射线激发下的发光包含一个3630Å的锐峰和一宽带发射峰,其峰值由BaFCl:Eu的3868Å到CaFCl:Eu的4640Å,阴极射线和紫外线激发下的发射光谱与此类似。在X射线激发下,Ba0.8Ca0.2FCl:Eu的发光最强,而在阴极射线激发下,CaFCl:Eu的发光强度最大,在紫外线激发下,Ba1-xCaxFCl:Eu的发光强度校弱。在以上三种激发情况下,Ba0.5Ca0.5FCl:Eu的发光都比较弱。  相似文献   
3.
扫描隧道显微技术是8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的表面分析技术,它的出现以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为标志。这种技术研究单个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态和与表面电子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表面科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Ba_(1-x)Sr_xFCl体系及Eu~(2+)在其中的发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了Ba_(1-x)Sr_xFCl体系的制备及其相关系。研究了铕激活的Ba_(1-x)Sr_xFCl体系在x射线、阴极射线及紫外线激发下的发光,并讨论了在不同气氛(N_2气氛、H_2(10%)-N_2气氛、碳覆盖、空气)下焙烧制得的Ba_(1-x)Sr_xFCl:Eu体系的发光光谱。发现在上述情况下,Ba_(1-x)Sr_xFCl:Eu体系的发光都包含一个Eu~(2+)的f-f跃迁的锐线谱和一个5d-4f跃迁的带谱。此外,在N_2气氛和空气中制得的试样还显示出Eu~(3+)典型的发射谱峰。  相似文献   
5.
阮慎康 《大学化学》1989,4(4):47-48
今年9月7日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傅鹰教授逝世10周年纪念日.在此发表阮慎康老师的文章,回忆傅先生治学育人的精神,相信对青年学生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1978年盛夏的上海,中国化学会年会正在举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走上讲台,他精神抖擞,谈吐滔滔,为到会的同志深入浅出地作了有关“液体结构理论在化学上的应用”的学  相似文献   
7.
Johnson 曾利用简单的离子晶体模型和辅助的热力学数据讨论了镧系元素二氯化物的稳定性,指出EuCl_2是其中最稳定的一个。用实验方法研究过 EuCl_3的热分解,也曾在热谱图上观察到 EuCl_3分解生成 EuCl_2和 Cl_2的现象。我们曾利用三氯化铕还原热分解的性质,提出了合成BaFCl:Eu~(2 )发光体的新工艺,可以在空气中和较低温度下进行反应,借以取代过去那种必须在氢气中和  相似文献   
8.
郭保章先生经数十年辛勤的教学耕耘,积数年之奋力撰写,终于铸就了这本难能可贵的化学史专著《20世纪化学史》。20世纪的化学发展之快、范围之广、涉及问题之多,令人目不暇接。要把如此浩繁复杂而绚丽多彩的20世纪化学编写成一本适合教学和研究的史书,真是谈何容易,如果没有艰辛的阅读和广博的学识,那简直是难以想象的。郭先生虽然年逾七旬,依然宝刀不老。他以专家的敏锐目光捕捉到了20世纪化学发展的线索,即以至于力学和相对论的建立对现代化学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为起点,抛开了以往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相似文献   
9.
10.
含Eu3+,Tb3+硼酸铝磷光体的制备及荧光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溶胶--凝胶法于Al2O3-B2O3体系中合成出了Eu^3+,Tb^3+磷光体。研究了磷光体的形成过程,探讨了烧结温度及激活剂沈度对磷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测定了磷光体的光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