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标题化合物由α-萘荒酸和CuCl~2在吡啶溶剂中反应或由Cu~4(α-C~10H~7CSS~2)~4.1/2CS~2在吡啶和甲醇的混合溶剂中结晶合成得到.此化合的结构由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晶体属三斜晶系,C~4^1-PI空间群,晶胞参数α=7.085(2),b=8.672(3),c=13.598(5)A,α=92.40(3),β=102.59(4),γ=105.67(4),V=780.6A^3,Z=1.对于2390个衍射点结构修正后,R=0.058.化合物的分子处在对称中心上,Cu-Cu键长(2.616A)表明铜原子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如果不考虑Cu-Cu的相互作用,周围的S和N原子以变形的四面体构型与Cu配位.  相似文献   
2.
有曲折Cu_4链的新原子簇化合物Cu_4(C_6H_5CS_2)_2·(C_6H_5CSS_2)_2(Py)_2是由苯荒酸与氯化铜在甲醇中反应,然后在吡啶中重结晶得到。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空间群C_(2h)~5—P2_2/n,结晶学参数:a=9.844(3),b=18.522(6),c=11.643(5),β=99.94(3)°,V=2090.5 3,z=2.2121个衍射点参与修正,最终的偏差因子R=0.052。整个分子处在对称中心上。Cu_4链的四个铜原子共面,Cu—Cu键长为2.701和2.766,Cu(2)—Cu(1)—Cu'(1)夹角为86.7°。Cu_4链由苯荒酸和过硫代苯荒酸的硫原子桥连而形成。吡啶只参与Cu(1)的配位。如不考虑Cu—Cu键,Cu(1)的配位为变形的四面体构型,Cu(2)的配位为平面三角形构型。本文对芳香族二硫代羧酸与IB族元素的反应和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