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0篇
化学   73篇
物理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铁(Ⅲ)-柠檬酸盐配合物光解引发橙黄Ⅱ的脱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结构、种类及其应用,综述了金属卟啉化合物对烷烃的仿生催化氧化研究进展。运用金属卟啉仿生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酮技术,使得停留在实验室研究水平的金属卟啉仿生催化烷烃空气氧化进入了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新型氮芥和卤代烷基哌嗪芳香醛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Vilsmeier反应、烷基化反应和氯化反应的改进提出了以简单易得的苯胺和苯基哌嗪为原料制备氮芥和哌嗪芳香醛的方法. 采用该改进的方法合成了8个氮芥和哌嗪芳香醛, 其中7个为新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均经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4.
哌嗪取代卟啉的合成、表征及其抗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和平  郭灿城  阮建明  黄伯云 《有机化学》2004,24(7):783-787,J003
设计并合成了6个具有抗癌活性的哌嗪取代卟啉化合物,分别为5,10,15,20-四[4-(4'-乙基哌嗪基)苯基]卟啉(TEPPH2,8a),5,10,15,20-四[4-(4'-丁基哌嗪基)苯基]卟啉(TBPPH2,8b),5,10,15,20-四[4-(4'-庚基哌嗪基)苯基]卟啉(THPPH2,8c),5,10,15,20-四[4-(4'-苯基哌嗪基)苯基]卟啉(TPhPPH2,8d),5-[4-(4'-乙基哌嗪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EPTPPH2,8e)和5-[4-(4'-丁基哌嗪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BPTPPH2,8f).这些卟啉化合物都由取代苯甲醛与吡咯缩合而成,每一个卟啉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四个具有抗癌活性的取代哌嗪结构,结构经元素分析,MS,1H NMR,IR和UV-vis等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因而在医学上可能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6.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Span-20为乳化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壳聚糖阳离子接枝共聚物。分析讨论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浓度、油水体积比、单体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其对重金属离子Cu2 、Cd2 、Zn2 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Cu2 、Cd2 、Zn2 的混合离子体系中,该共聚物对Cu2 、Zn2 有选择性吸附。  相似文献   
7.
[TPPFe(III)]~2O的合成及其对细胞色素P-450的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PPFe(III)Cl通过中性Al~2O~3色谱柱得到一个新化合物, 它在HPLC中的保留时间比TPPFe(III)Cl大得多, IR、UV-Vis和元素分析表明, 这个新化合物是[TPPFe(III)]~2O. 同TPPFe(III)Cl一样, 它具有在常温常压下催化碳氢化合物单充氧化的性质。[TPPFe(III)]~2O催化下PhIO氧化环己烷的反应, 在CH~2Cl~2和环己烷介质中, 氧化产率分别为14.97和62.6%, 高于TPPFe(III)Cl作催化剂时的产率。在环己烷溶剂中, 反应产率与反应时间呈线性关系, 且反应有大约3小时诱导期。但在CH~2Cl~2溶剂中不存在反应产物与时间的线性关系, 也不存在诱导期。与TPPFe(III)Cl比较,[TPPFe(III)]~2O对氧化剂更稳定。上述事实表明, [TPPFe(III)]~2O能够作为细胞色素P-450的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黄冠  郭灿城 《分子催化》2005,19(1):36-40
首次采用甲壳素和四苯基铁卟啉制备高分子金属卟啉固载物 甲壳素四苯基铁卟啉 ,并用电镜 ,紫外和红外光谱技术对它进行表征 ,测定了铁卟啉在甲壳素上的表观吸附常数 ,研究了其催化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四苯基铁卟啉能牢固地固载在甲壳素上 ,其表观吸附常数为 6 .80× 10 4L·mol-1.在无溶剂 ,无助催化剂和还原剂的体系中 ,它能高效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生成环己酮和环己醇 ,在 4 18K和 0 .8MPa的反应条件下 ,环己醇和环己酮选择性为 74 .5 % ,环己烷的摩尔转化率为 14 .79% ,催化剂转化数达到 3.80× 10 5.相对未固载的四苯基铁卟啉催化剂转化数 (按铁卟啉计 )提高了 2 1倍 .  相似文献   
9.
基于卟啉对癌细胞的特殊亲和作用和哌嗪化合物的抗肿瘤、抗病毒作用,设计并合成了具有哌嗪结构的新型卟啉化合物5,10,15,20-四[4-(4'-乙基哌嗪基)苯基]卟啉(TEPPPH2),其结构经UV-Vis, 元素分析,1H NMR等手段证明。采用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TEPPPH2和小牛胸腺DNA 的相互作用模式和结合机理。实验发现,TEPPPH2能嵌入到DNA的碱基对中,1个小牛胸腺DNA分子对TEPPPH2分子的最大结合数n约为88,结合常数为8.4×106mol•L-1 。TEPPPH2与DNA的结合数和结合常数大于已知的四(4-N-甲基吡啶基)卟啉和Ca/sal-his、Ni/sal–aln型席夫碱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0.
从叶绿素及血红素的结构出发,综述金属卟啉仿生催化的特点;重点介绍仿生催化的概念,仿生催化氧化过程与技术以及仿生催化氧化在工业上的应用;总结仿生催化以及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