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4篇
物理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液体的慢极化介电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德  郑凤  曹万强  陈敏 《化学学报》1997,55(7):644-649
高绝缘液体存在一种特殊类型的极化响应; 其性质很不同于普通的介电极化响应。后者可用频域方法描述, 称为快响应;前者不能用频域而只能用时域方法描述, 故区别地称为慢响应。在微分时域介电谱中, 每种快或慢极化机构贡献一个峰。苯的时域谱有一个快峰和两个慢峰。室温下石蜡只有一个快峰和一个慢峰; 在加热熔解过程中慢峰分裂为两个峰。慢极化响应和液体中分子的局部束缚空间电荷有关; 慢极化介电谱可以给出分子动力的许多信息。  相似文献   
2.
以光电设备减振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光电设备轻型化、小型化设计角度出发,针对现有内置橡胶减振系统的诸多不足,采用金属减振器,设计出一款适用于机载光电设备的外置型金属减振系统。通过对该减振系统的振动和冲击试验,测得固有频率、最大传递率及冲击最大位移值。通过对比光电设备在两种减振系统下的稳定精度, 得出以下结论:外置金属减振系统和内置橡胶减振系统均能使光电设备的稳定精度满足不大于25μrad的使用要求,但外置金属减振系统能提高光电设备内部有效空间,同时,外置金属减振系统作为整体可更换单元,降低了减振系统的维修难度,提高了光电设备整体维修性,为其他光电传感器的集成和实现机载光电设备轻型化、小型化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系统可靠性建模分析是开展可靠性分配、预计、故障树分析及可靠性优化设计的基础。介绍了一种光电系统可靠性建模分析方法,针对光电系统中部分分系统具有多种失效模式且各失效模式均服从指数分布的特点,依据齐次马尔科夫理论,采用马尔科夫状态转移图方法建立了产品的可靠性模型,并给出解析表达式、数值计算方法和Monte Carlo仿真方法。最后,将其应用于某机载光电系统供电回路的实例分析中。采用两种计算方法及Monte Carlo仿真方法分别进行计算,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液相沉积法(LPD)制备了纳米氧化锆沉积硅胶色谱固定相(ZrO2/SiO2), 并将其应用于亲水作用色谱分离中. 考察并比较了ZrO2/SiO2、 硅胶(SiO2)和氧化锆(ZrO2) 3种色谱固定相在不同有机调节剂比例、 不同pH值及不同盐浓度的流动相条件下的色谱行为. 结果表明, 制备的ZrO2/SiO2色谱柱不仅具有SiO2色谱柱高柱效的优点, 表面沉积的纳米氧化锆还能有效屏蔽硅羟基, 有利于碱性物质的保留和分离, 表现出良好的亲水作用色谱性能. 将ZrO2/SiO2色谱柱用于4种脱氧核苷和5种碱性化合物的分离, 均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现出其作为色谱固定相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两轴四框架光电系统伺服稳定平台为研究对象,运用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以及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伺服稳定平台的可靠性进行定性分析。在得到伺服稳定平台的关键故障模式和可靠性关重产品清单后,充分考虑人为主观判断的模糊性,继续深入分析关重产品对可靠性影响的重要度排序,以此作为后续可靠性设计和分配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某新型复杂光电系统为研究对像,针对传统评分分配法客观性差、分配偏差大的缺点,构建重要度修正因子,提出了一种引入重要度修正因子的可靠性评分分配法。首先,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到功能单元对上级功能单元/系统可靠性影响的相对重要度;然后,基于相对重要度,按照专家评分规则,得到功能单元对上级功能单元/系统可靠性影响的绝对重要度;最后,基于相对重要度和绝对重要度,构建功能单元重要度修正因子,以此修正各功能单元的评分结果。经对比验证,关重功能单元可靠性分配值较传统评分分配值至少提高6%,引入重要度修正因子的评分分配法能有效削弱传统评分分配法的主观影响,释放关重功能单元可靠性余量,提高功能单元可靠性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而提高复杂系统可靠性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产品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需对某光电吊舱内方位电机组件在-50℃的摩擦特性进行改善。分析了可能影响电机组件摩擦特性的因素,并针对各因素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借助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改善措施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经研究:-50℃时,电机组件摩擦力矩的增大既有低温单独作用的结果,也有低温和电机组件潜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电机组件在低温下的微变形不足以引起摩擦力矩的增大,通过增加电机保护罩和在电机与电机座之间增加厚度为1 mm的软磁合金薄片,能使电机的摩擦力矩降低到0.063 N·m。该改善措施适用于光电吊舱电机组件的设计及类似产品的开发研制。  相似文献   
8.
绝缘液体中空间电荷的扩散和介电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景德  邓人忠  陈敏  郑凤 《物理学报》1997,46(1):155-161
用微分时域谱方法,研究了苯和正烷烃中空间电荷的存在和运动规律.理论分析表明,高绝缘体中空间电荷位移的等效扩散运动导致慢极化效应;其响应时间与电极距离的平方成比例,实验证实了理论结果.在苯和正烷烃中都观察到一个快极化和两个慢极化分量.其强度和响应时间随温度的变化给出分子运动与链长关系的信息.微分时域介电谱方法对高绝缘液体中的极微量杂质十分灵敏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制备可自愈合离子凝胶及测试其应变和湿度感应,可用作本科新生的普通化学实验,经拓展内容后也适用于应用化学、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综合实验。实验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将1-乙烯基-3-丁基咪唑四氟硼酸盐([VBIm][BF4])制备成交联聚合物凝胶(PIL),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IL)充盈其中作为溶剂和添加剂。该PIL/IL离子凝胶中存在游离态的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对应变和湿度变化产生响应;同时,因具有较强离子键相互作用,该离子凝胶具有自愈合能力,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0.
郑凤  王晓岗 《大学化学》2022,(6):122-128
以高性能聚合物材料聚酰亚胺(Polyimide,PI)为例,将目前新材料行业亟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引入本科教学中,设计了一个高分子化学综合性实验项目——聚酰亚胺薄膜制备及性能测试。项目包括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化合物合成、薄膜加工、薄膜性能表征等实验内容,涵盖分子模拟计算、图谱分析、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等诸多知识点。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新材料领域的发展动态,训练其对化学及材料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科研素养、创新意识及使命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