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鲁米诺-二甲亚砜-氢氧化钠体系化学发光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红  苏克和  车万锐  杨勇  陈新  文振翼 《化学学报》2006,64(19):1981-1987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B3PW91/6-31G**方法研究了鲁米诺-二甲亚砜-氢氧化钠化学发光反应体系中反应物、中间体和产物的分子结构和振动频率, 用B3PW91/6-311+G(3df,2p)方法获得反应能量以及用时间相关(Time Dependent, TD)的B3PW91/6-311+G(3df, 2p)方法进行电子激发能态分析. 研究结果支持了下列化学发光反应通道: LH2(1A)+OH →LH2•OH(1A)→LH(1A)→L·-(2A)→TS1(3A)→LO22-(3A)→TS2(3A)→AP2-*(?3A)→AP2-(X3A)+, 最后即AP2-*回到基态发光; 或AP2-*(?3A)→AP2-*(?1A)→AP2-(a1A)+, 即激发态势能面交叉后的单重态跃迁发光. 它们在可见光区域主要有400~460和500~530 nm的强吸收谱带, 与实验结果符合. 研究还表明, 质子化的鲁米诺能量将大幅度降低, 说明酸性溶液导致鲁米诺的反应活性降低, 从理论上解释了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溶液须呈碱性, pH值影响发光反应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