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7篇
力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篇
  2024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赵方  王明召 《化学教育》2007,28(6):26-28
结合新高中教材(山东科技版)《化学与生活(选修)》和《有机化学基础(选修)》2个模块教材中有关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污水治理与环境保护、塑料部分内容,设计了一段阅读材料:污水治理与白色污染治理新技术——超临界水技术,并较全面地为教师介绍了超临界水、超临界水技术的相关知识,同时为将超临界水技术用于废塑料处理内容引入课堂教学提出了活动建议,供使用这2个模块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选用。  相似文献   
2.
三次采油耐温抗盐聚合物的合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氢氧化钠(Na OH)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NH4)2S2O8]、亚硫酸钠(Na2SO3)和四甲基脲[N(CH3)2CON(CH3)2]作为新型复合引发体系,通过共聚后水解工艺,合成了高分子量三元共聚物(AM-AANa-AMPSNa).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p H和引发温度对共聚物黏均分子量的影响.确定最优条件为:引发剂用量0.035%,单体质量浓度为25%,介质p H 7,引发温度0℃.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碳谱表征了其结构,并系统评价了其理化性能指标、黏弹性、注入性和驱油性能.结果表明,该共聚物较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具有更优异的耐温抗盐性能.其黏均相对分子量达到3000万以上,在胜利油田III型盐水中,浓度1500 mg/L,温度85℃条件下,溶液表观黏度达到17.7 m Pa s,岩心驱油实验在水驱采收率51.8%基础上,可再提高15.8%.上述性能表明,该高分子量三元共聚物有望应用在高温高盐油藏三次采油技术中.  相似文献   
3.
在中低渗透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技术中,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HPAM)存在不易注入、剪切降粘显著和耐温抗盐性能差等问题。 本文以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 采用过硫酸胺(NH4)2S2O8和甲基丙烯酸N, 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作为支化结构复合引发体系, 通过共聚后水解工艺, 合成含支化结构耐温抗盐驱油共聚物P(AM/AMPSNa/AANa)。 研究了引发温度、链转移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对共聚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13C NMR表征了产物结构。 筛选特性黏数1915 mL/g左右的共聚物, 进行性能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 共聚物具有优异的耐温抗盐性能、抗剪切性能、抗老化性、注入性和驱油性能, 可应用在中低渗透高温高盐油藏三次采油中。  相似文献   
4.
花生壳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花生壳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绘制出吸附等温线,并由Langmuir曲线求出吸附平衡常数b及饱和吸附量q_∞,由Freundlich式求出两个经验常数K和1/n。进行了处理花生壳与未处理花生壳及活性炭吸附性能的比较。又对氨水、抗坏血酸、EDTA等存在时花生壳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pH4.5~6.0时,于相同操作条件下,对欲测定的几种重金属离子分别进行6~8次实验,当离子浓度在0.4~1.6ppm范围内,其吸附率均在93.8%以上,相对标准偏差为0.67~2.37%。  相似文献   
5.
油液分析多技术集成的特征与信息融合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赵方 《摩擦学学报》1998,18(1):45-52
在对油液分析多技术集成的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构造了一种油液分析多技术集成的信息融合模型,并且结合YZB-1油液分析软件包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测量了混入聚吡咯粒子的聚苯乙烯混合膜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及氯化镁体系的介电谱, 在40 Hz~11 MHz, 发现了显著的双介电弛豫现象(Double-relaxation phenomena). 基于Maxwell-Wagner理论讨论了弛豫产生的机制, 将体系进行了模型化, 并利用Hanai理论方法对介电谱进行了解析, 从获得的内部参数对混合后的膜荷电性质以及混合膜对离子的透过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进而利用Donnan平衡理论推导的膜电位的表达式拟合, 获得了混合膜的固定电荷等参数.  相似文献   
7.
提出模糊时间序列预测的一种改进模型IFTSFM,重新研究莆田湄洲岛旅游人数预测问题,当进行历史数据的模拟预测时AFER比应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时更小.IFTSFM也可进行未知的旅游人数的预测.方法预测公式简洁,计算方便,历史数据模拟预测误差率较小,为研究时间序列预测问题增加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We construct analytically linear self-accelerating Airy elegant Ince–Gaussian wave packet solutions from(3+1)-dimensional potential-free Schr odinger equation. These wave packets have elliptical geometry and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when the parameters(p, m) and ellipticity ε are adjusted. We investigate these characteristics both analytically and numerically and give the 3-dimensional intensity and phase distribution of these wave packets. Lastly, we analyze the radiation forces on a Rayleigh dielectric particle. In addition, we also find an interesting phenomenon that if the energy distribution between every part of wave packets is uneven at the input plane, the energy will be transferred between every par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9.
锂硫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势,有望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然而,其正极材料中的活性物质硫存在溶解穿梭等问题,限制了锂硫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本文利用氧化石墨(GO)作为碳源、升华硫作为硫源,通过微波诱导等离子体技术(MIP)快速高效(30-40 s)地制备得到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硫纳米颗粒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rGO@S),其中,rGO褶皱卷曲、相互连接的层片状结构,有利于电解液中的锂离子向电极材料中扩散和迁移,同时有利于提高电极材料的导电性,且rGO上的含氧官能团也能够起到对硫纳米颗粒的固定作用,有利于电极材料循环稳定性的提升。得益于其独特的形貌结构,rGO@S在电池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rGO@S的可逆比容量为1036 mAh·g-1,当电流密度增大到8 A·g-1其可逆比容量仍高达832 mAh·g-1,且经过8 A·g-1的超大电流密度充放循环,当电流密度回到0.1 A·g-1...  相似文献   
10.
转换型正极材料(FeF2)因高具有理论比容量、廉价与环境友好等优点而有望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其目前却受到本征导电性差、界面副反应与结构衰减等问题的严重制约。对此,本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负载金属氟化物前驱体,经预氧化和碳化处理后得到了内嵌FeF2纳米颗粒的导电碳纤维复合材料(FeF2@NFP),并探究了针对FeF2@NFP静电纺丝工艺的最佳碳化温度。在充/放电过程中,FeF2@NFP的碳基质可以发挥限域作用来抑制转换反应造成的体积变化和相分离等问题,从而稳定活性物质的结构,同时导电碳纤维可以为电子传输提供“快速通道”来改善FeF2的导电性。因此,FeF2@NFP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0.1 A·g-1电流密度下表现出了261.55 mAh·g-1的首次可逆比容量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100个循环后仍有243.20 mAh·g-1的剩余可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